第一章 寄養武當(1 / 2)

聽周師叔講:黎傑遠之所以能成為武當弟子完全是個意外,那年整個天下的境況都不好。中原大旱沃野千裏卻是顆粒無收,老百姓們為了能吃上飯什麼都做的出來,本分點的老實人為了填飽肚子挖野草吃樹皮,野草挖空樹皮扒光之後就吃觀音土,吃觀音土是一種極端絕望的行為,因為觀音土不消化,敢吃觀音土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這隻是絕望中的絕望之舉。吃到胃裏雖然能暫時消除饑餓感但也隻是欺騙了感官而已,人體維持生命所需的養分其實一滴也沒有,沒有了餓的感覺,可是活著就會消耗,沒有外來的補充就消耗自身,原來的胖子被自己的身體機能運轉消耗成了瘦子,本來的瘦子慢慢的就連那點瘦肉也被自己消耗掉了,隻剩下了一層薄皮。那時候到處都是瘦骨嶙峋卻肚脹如鼓的人,那是耗盡了自己的肉體也不會覺得太餓的人,因為他們的胃裏的觀音土沒有消化。就像現代的吸毒者,隻要毒品還有,隻要吸毒能夠讓精神保持某種奇妙的狀態,那麼他就可以忽視毒品對肉體的摧殘。直到被毒品耗盡生命或者在沒辦法得到毒品的情況下,在精神的痛苦中清醒過來,然後麵對破敗的肉體,在靈與肉的雙重折磨之下走向生命的盡頭。現在的癮君子和當年吃觀音土的窮苦人何其相似,都是自欺欺人的可憐人啊!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吃觀音土為了什麼?為了不讓自己感覺到餓。幹嘛不讓自己餓?因為自己還活著。那麼,你既然活著為什麼不好好活著?沒糧食了。沒糧食了所有的人都餓死了嗎?沒有。那為什麼不學學那些沒有餓死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沒有被餓死的!也許他們的做法有悖道德,可是生命都沒法保障的時候,你講道德有用嗎?當人還在為尋找食物生存下去而不關心其他事的時候,那麼人就是一般動物,不用受什麼道德禮教的約束,那些都是在食物充足,人們有多餘的時間來進行其他社會活動時來對人們的各種社會行為來進行適當約束的東西。當天災降臨哀鴻篇野,活著的目的隻有吃飯的時候,誰也進行不了什麼社會行為。既然沒有社會行為那所謂的道德又去約束些什麼?完全可以棄之如敝履!我們人類傳承至今當然有文化的一脈相承,但是漫長的人類曆史中總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來試圖毀滅人類,當那些時刻來臨的時候,我們的文化還有用嗎?有。但是為了活下去找方法,文化中的生存經驗得以最大化的利用,而那些文化中的其他產物就被暫時擱置了。這就是很多古代技藝失傳的原因,當特殊時期來臨,那些技藝不能填飽肚子,守著這些技藝不能活下去,所以必須先放下這些去學點別的,而當活著的人們用新的技術挺過來的時候,或許已經經曆的一代甚至幾代人,會那個技藝的人早就消失在曆史中了,當人們終於又食物充足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其他活動的時候,那些當初被拋棄的技藝還有誰來傳承?即便困難時期較短,但是挺過來的人也會去思考,我當初那些技術,在困難時期並沒有幫助到我,我是不是該學點別的技術或者改進一下那些技術,一邊讓這技術在下一個困難時期能夠讓我活下去。於是技術就出現了順應生存的改變。困難時期一次次的來,技術一次次的被拋棄或者改變,當經過了漫長的曆史變遷,最初的技術即使沒有被拋棄也必然被改的麵目全非,完全不同於當初的技藝了。所以當今社會上的一些民間技藝傳承人保護,真是沒什麼必要,幹嘛要保護他,如果他對人類還有利用價值那人類會拋棄他嗎?會斷了他的傳承嗎?既然沒用了,那就讓他歸於塵土吧!所以有些人就沒有吃觀音土騙自己,他們寧願讓身體保持餓的狀態,因為這樣他們的頭腦是清醒的,清醒的大腦帶來的是敏銳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這些能力讓他們找到了別人找不到的食物來源和別人不會用的獲取食物的方法,非常時期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跟你學,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根本的,猶太教就有句話說的很好:拯救一人既是拯救全世界!隻要先就下一條命,人類就有希望,救別人條件不充分啊,食物短缺,先救自己,這也是一條命不是,沒什麼好猶豫的。讓自己活下去就是救了全世界!這些人不容易,一個人的力量太小找到的食物有限,麵對無情的大自然,個人力量不足以麵對太多困難,於是很多這樣的人聯合了起來,他們一起齊心協力的找食物,一起麵對著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而且漸漸的人們發現每個人的本領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擅長觀察,有些人擅長行動,有些人擅長指揮,有些人很有想法和智慧,而有些人能夠保護這些人的生命和辛苦找尋到的食物。於是漸漸的這些人有了不同的分工,在同一個目標:找食物的支配下形成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就是暴民組織。而他們尋找食物的方式就是去搶、去偷、去掠奪。去用一切可以做到的手段來獲得食物,偷不到就搶,一個人不行,全組織的人一起上,擅長觀察的成了探子,擅長行動的是扒手,擅長指揮的是頭領,很有想法和智慧的是軍師,至此一窩土匪就成型了。整個中原大地,不想死的又不想騙自己的人到處都是,他們全都行動了起來,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個類似土匪的組織。各組織之間相互聯合、相互欺騙、相互爭奪、相互廝殺。隻為了生存下去!周師叔他們不算土匪,因為他們是武當派的,屬於江湖人士。江湖人尤其是江湖門派是不同於那些臨時拚湊的土匪暴民的,他們有產業,有田地,有過去產業留下的積蓄,有過去田地留下的糧食。在大災難來臨時他們可以比普通老百姓堅持出長得多的多的時間,甚至長到旱災過去,春去秋來的下一個豐收季節。他們有糧食支撐,所以他們可以進行其他社會活動,所以他們受到道德的約束。武當掌門人玄清子,看不下去民間疾苦,卻又自知武當實力有限,所以下令武當派弟子,緊閉山門,隻在幾處臨時地點設立施粥處,救濟武當山附近饑民。並且施粥是有時間限製的,隻在每日傍晚。吃完就可以睡覺休息,第二天醒來隻等傍晚開飯,這樣饑民們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活動量,減少體力消耗。真是不得不佩服如此這般高明的手段。要說起來武當地處江南,並無旱災發生,又偏離中原地區,不至於接收到難民。可是中原的災禍一起,當今聖上荒淫無道,朝綱不振,官宦無能,藩鎮割據擁兵,北方蠻子的趁火打劫等所有問題都因這一次災禍而被徹底引燃。饑餓的暴民,軍閥的混戰,蠻族的入侵,天下已然亂了。而亂世之中何以為家?整個天下到處都成了災禍之地,天災害人,人禍更甚!天下之大能停下來安頓的地方真是少的可憐。所以平常歲月了處於半隱世狀態的各大江湖門派之所在,就成了老百姓們的庇護所,土匪的戰鬥力是不足以對門派形成威脅的,所以土匪不會追到山門下來找麻煩。朝堂的軍隊要對付的是另一批想取而代之的人,一方麵沒空理會江湖門派,另一方麵甚至還要幫助一下江湖門派。畢竟江湖門派也算是一個勢力,說不定就有用到的時候,刻意維護一下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好處多。於是在得知武當開攤施粥後,朝廷居然還予以嘉獎,讚揚武當為武林之楷模,江湖之表率。並賜下禦筆親書的“武林正宗”的金匾!而叛軍方麵就更加誇張了,直接就送來了五萬擔糧食支援武當。在這個饅頭比金子還貴重的年歲裏,在這個民生凋敝戰火頻仍的年代,武當的山門下這片還算安逸的景象,真的就是人間仙境。黎傑遠的父親黎稔知本是蜀地太守,但是蜀軍叛亂反攻朝廷,黎傑遠的父親身為朝廷命官,不敢與叛軍苟同,叛亂當日便棄官而逃,帶著尚在繈褓中的黎傑及婦孺家丁,遠舉家遷徙,一路跌跌撞撞,不知跑了多少地方,直到進了湖北地界,聽說武當派山門下的景象,便直奔武當山而來。偏偏世上就是如此巧合,黎稔知一家剛到武當腳下的一條小路,就遇到了在此專為搶劫投奔武當派難民的劫匪。更加巧合的是,周師叔他們那天帶了好多米,怕走大路去施粥鋪會被難民哄搶,又不忍出手傷人,所以走的就是這條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