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事開端(1 / 2)

燕天王朝六十三年,邊關平定,皇帝大肆慶祝。為賞賜在戰事中貢獻最大的梁家,封已戰死的梁家主事梁前瞻為平戰王,封梁家大公子梁海安為大將軍,封梁家二公子梁海岩為衛將軍,封梁家三公子梁海信為中將軍,就連沒有任何功勞的梁家小妹梁海若也破例封為端儀郡主。梁家可謂是炙手可熱,梁府門前是車水馬龍,當然是借給平戰王吊喪之名行巴結之實。

“二哥,你怎麼在這啊!剛剛表哥來吊喪,所有的人都在前堂,你怎會還在這?”梁海若看到梁海岩在後院的涼亭,心有疑問。

“小妹,你說,這麼多的人都來幹嘛的。出征之前,梁家還隻是梁妃外戚,許多朝臣不屑與我們交好,生怕被冠上拉攏外戚的罪名,可是,聖旨一下,幾乎所有的臣子都來了,我們府裏都快沒我站的地方了!”梁海岩說完,還抬頭看了一眼天空。

“噗嗤!”梁海若忍不住笑自己的二哥,“二哥,你今日怎麼成文人了,你一向不是最看不慣文人的那一套嗎?不過,二哥說的沒錯,這些人來我們府裏,也是君心所向啊!自古君王的心思哪個朝臣不希望知道,皇上聖旨一下,朝臣知道梁家得君寵,自是希望能和梁家攀上交情,好在皇上心中有個一席之地。至於以前,那也是爹爹的想法,作為外戚,不能有太大的勢力,不然於宮中的姑姑不利。但是在邊關叛亂時,爹爹不是毫無顧忌的請命即使戰死也無悔。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問心無愧,你管他們來做什麼,隻要我們沒有做有損國家之事就好了。”

“小妹,真想不到你能有如此的見識啊。舅舅教的子女果然都是非比尋常啊!海岩,連小妹都想通的事,你還執著什麼。”

梁海若沒想到這些話會被禦耀聽到。“臣參見五王爺……”梁海岩還未行禮就被禦耀阻止,“我說了好多次了,我們什麼關係,你還給我行禮。”

“就是就是,二哥,你和大哥一樣,總是遵守著君臣之禮,這可是我們的表哥,姑姑的兒子。”梁海若到底還是個孩子,一心隻想著表親關係,不去注意君臣之禮。

“小妹說的對,海岩,怎麼說我也是你的表哥,以後在沒有外人的時候不必拘泥於君臣之禮。”

“是。”

“表哥,二表哥呢,沒有和你一起來啊?”梁海若還是喜歡與自己年齡相差較小的禦興。

“老七近來又惹母妃生氣了,被母妃罰抄書呢,沒有時間出宮,連王府都很少去了。”禦耀解釋。

“哦,那什麼時候二表哥有空啊,上次他答應我要帶我去桃花林的,現在不去,再等的時間長了,都沒有桃花可看了。”梁海若一心想著自己要出城玩。

“我當什麼事呢,不用等他了,待舅舅入土之後,我帶你去。”禦耀可是很喜歡這個表妹的,誰讓皇上隻有兩位公主,而且兩位公主還都已嫁人。

“真的嗎?太好了!那我回來可要等著表哥了。”梁海若明顯的高興,臉上的笑容都開花了。不過誰又能想到僅僅幾日這就成了禦耀心中的遺憾。

正在三人相談之時,梁海信走了過來,還是梁海若眼睛比較亮,一眼就看到了。“三哥,你怎麼也來後院了,前廳隻有大哥顧得來嗎?”

“放心吧!已沒什麼人了。大哥讓我來和你們商量一下,父親的靈位也該入土了,我們是不是明天入宮請旨,順便和梁妃娘娘辭行。”梁海信回答。

“是,確實是該這麼做,這幾日母妃也是很傷心的,總說對不起舅舅,要不是當年為了母妃,舅舅也不會入朝為官。”禦耀倒是先接話了。

“那不就是說,我們要隨著爹爹的靈柩回鄉,三年不能回來。”梁海若舍不得禦耀、禦興以及疼她的姑姑。

“雖說是三年,但是一般一年以後就能回來了。”禦耀解釋道。

“是啊,小妹,我是想著我們兩日後回鄉,這樣路上也不至於耽擱。若是再過幾日,和漕運趕到一起,就慢了。”梁海信插話。

“那大哥的意思應該也是這樣,那不如明日我們就進宮。”梁海岩說風就是雨。

“那也好,我現在進宮給母妃請安,就將你們的打算帶過去了。”禦耀說完就起步走了,留下還沒有發表意見的梁海若和梁海岩、梁海信。

宮中,東悅宮。

“五王爺到。”這些宮中侍衛太盡職了。

“兒臣給母妃請安。”禦耀還說別人呢,自己不是還是一樣,見自己的母親還行禮呢,不然就是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