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和家人聚在一起,說到80後,不禁感歎年輕真好。表弟歎口氣說:“老了,馬上三十了。”我心裏一驚,可不是嗎,按虛歲算,明年他也三十而立了。
可是,為什麼我總覺得他還像個孩子?
表弟其實很開朗,說到網絡新聞、意甲英超、明星八卦,無所不知並且風趣幽默。
但他爸媽一直抱怨他不懂事,和“大人們”在一起無話可說。寧願抱著電腦玩通宵也從不過問柴米油鹽。說到工作、買房、結婚,總是顯出不耐煩的神情:“沒什麼好說的,沒勁,無聊!”
我發現,他更願意麵對的,不是真實的生活,而是生活之外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青春曆程,但人總歸是現實的“社會人”,除非家境優越到取用不盡,否則你總是要麵對房子、車子、票子、孩子之類的問題。
尤其是職場,所謂步入社會無非就是參加工作,參與人和人的競爭。如果總是進入不了這個角色,永遠單純得如同孩子,是無法贏得這場競賽的。等到人過中年,發現當年的同伴春風得意、錦衣玉食,而自己還在為衣食奔波,為藥費、學費犯愁——悔之晚矣。
所謂成長、成熟,首先是認識到這個真實的世界,並且懂得為適應這個世界做些什麼。生活是輛永不回頭的列車,你躲避它,它便拋棄你。
大多數人,沒有足夠的關係讓列車長為你打開特別通道,也沒有與生俱來的財富為你預訂軟臥。你隻能先擠上車,找到一塊立足之地,然後一步步尋找,等候某個座位。假設肯努力,也許還能搞到一席硬臥,最終還能坐上最高級的軟臥。這時候,冷冰冰的乘務員、列車長都會對你笑臉相迎了。
人生就像一趟列車,不要嫌它汙濁擁擠,不要怕人來人往、變幻莫測,你必須適應它,融入它,才能找到真實的依靠、現實的快樂。你不得不承認,無論人們如何自我安慰,隻能買一張硬座票,甚至連坐票都沒有的人是不成功的;如果連車票都買不上,隻能在站台惆悵,更會被認為是掉了隊的失敗者。至於臥倒在鐵軌旁的亡魂,最多隻是引發一陣廉價的悲歎,然後在滾滾車輪下隨風而去。
我想做的是,把十幾年來擠車的感受記錄下來,讓我年輕的弟弟妹妹們理解、了解、諒解這趟列車,多一點人間煙火,少一點無謂的清高和稚嫩,在摩肩接踵的車廂裏,更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知道,未來是屬於你們的,你們最終將改寫這趟列車的進程,但是現在,請聽一個過來人的真實感受,因為,你們首先要麵對這真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