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何以才俊都是這麼的執著?”李輝問隨行的徐庶。
徐庶道:“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教義便以忠君愛國為讀書人的最高做人準則,四百年來,我大漢臣民經年累月的熏陶,已經漸漸迷失了開拓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徹底成了皇帝的工具,荀先生便是受害者,隻知有君,不見有民!”
“如果想要改變這種情況,該怎麼做?”李輝繼續問道。
徐庶道:“秦國地處偏僻,土地貧瘠,何以在春秋戰國的戰火洗禮中屹立不倒,到最後突然爆發,統一六國,一來和秦國各代君主的作用分不開,二者便是正因為地處偏僻,沒有和中原那種正統的儒家思想接觸,一直奉行百家爭鳴的狀態,全國上下氣氛高漲,各種想法層出不窮,發明創造、詩詞歌賦哪一樣都不及別國,卻樣樣都有,集百家之長鬥一家之短,豈有不勝之理?”
“大哥說的極是,為了我們的將來,這儒家一統天下的時代應該讓他成為曆史了!”李輝目不轉睛的看著前方,看著未來。
此次李輝從常山出發,並沒有直接去許昌,而是繞道河內,經汜水,準備去宛城,這裏地處荊州,更容易了解荊州的最新動向,也能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最快的反應。
抵達河內的時候,正好聽到一件怪事。城東三十裏有戶人家,前兩天突然死了,家人隻好找人將此人成殮安葬。可是,十天之後,竟然有人在山上砍柴的時候碰見了此人。樵夫回來聽說此人已死,就將這件事告訴了家屬,家屬不信,挖開墓穴,棺材裏竟然空空如也,屍身早就不知道到哪裏去了。
從此以後,人們便在安葬那人的地方建廟焚香禱告,將此人成為神仙下凡,小廟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李輝聽到此事之後覺得詭異非常,他聽鄭謙說過,世間本沒有什麼神仙鬼怪,所有那些看上去不可思議的事情,皆有氣原因,或一人作假,或眾人作假,都是騙人的把戲。李輝聽到這件事情,就來了興趣,造假能造到這種程度,讓這麼多人上當,此人絕對是個人才。
驅馬來到西河集,遠遠的就看見,很多百姓結對前往往生廟上香。李輝幾人便也隨著眾人一起往廟裏而來,路上和幾個上香的老者攀談了起來。
李輝問道:“老伯,這往生廟可有什麼靈驗之處?”
老者看了看李輝:“年輕人,你是從外地來的吧?”
李輝點點頭。老者笑道:“那就是了,這往生廟裏的神仙極為靈驗,可令死人複生,可令病人康泰,可令莊稼豐收……很多很多好處,我們這裏生活富足,皆靠往生神仙的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