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瞟了眼宮人送上來的物品,由於被蓋住,所以他隻能看到一個箭頭,所以他又將不明的目光轉向淑妃。
淑妃仍舊是帶著那笑裏藏刀的表情,她伸手纖長的玉指,隨手將蓋在物品上的綢緞扯下,一直並不算嶄新,卻沒有任何鏽跡的長箭擺在眼前。
李世明深邃的星眸,微微的眯虛了一下,雖然不確定這支箭的來曆,但是他第一感覺,就是不詳的預感,因為這是一支用過的箭,而且根本不該出現在後宮裏。
李世明隨手拿起那支箭,並好奇的說道:“這麼好的一支箭,怎麼好像已經被用過了?”
淑妃端著一杯茶盞,不緊不慢的說道:“秦王眼裏就是過人,這不僅是一支用過的箭,而且是用過在秦王您身上。”
李世明驚疑的看了眼淑妃,他借著剛才的好奇,已經查看清了這支箭的來曆,如果他沒猜錯的話,這支箭,才是狩獵時,射傷他的凶器,隻是他疑惑,怎麼會在淑妃手中。
為了先試探淑妃對事情知道多少,李世明隻能先故作鎮定的說道:“請恕兒臣愚鈍,還望娘娘明示。”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秦王應該比本宮清楚這支箭的來曆,所以秦王又何必跟本宮打馬哈眼,要知道,本宮今天召見秦王來此,也正是想商討一下,該如何處理這支箭才比較妥當。”
淑妃既然直奔主題,也省的李世明再費心思去探問,不過淑妃既能光明正大的把真正的凶器擺在他麵前,想必也是早有準備,那麼他製造假的凶器嫁禍李建成的事,也沒有必要再隱瞞。
“哦?”李世明好奇的說道:“那娘娘您打算怎麼處理此箭?”
“本宮身為一名後宮女子,要說拿來防身,估計也用不上,況且後宮素來不準許私自暗藏兵器,但這支箭又非普通兵器,本宮實在是不好安置,所以才勞煩秦王來幫本宮出個好主意。”
淑妃說的算好聽,不過李世明可不相信她會這麼好意,所以他也不溫不熱的說道:“娘娘既然找兒臣前來,想必娘娘心裏也大致有個想法,娘娘不如直接說來聽聽,兒臣定全力配合娘娘的意見。”
“有秦王這句話,本宮那就不客氣了。”淑妃笑意盈盈的說道:“想必秦王應該也知道,太子殿下如今被禁足,且軍令被暫收,在這種情況下,秦王無疑是宮裏權威最具聲望的人,所以秦王難道不想借機再改動一下朝綱嗎?”
李世明猜想淑妃的用意,無非就是暗示他借機把持朝政,或者拉攏勢力,他當然也知道,這是個絕好時機,不過淑妃的目的,他暫時不能確定,於是他又說道:“娘娘的意思,兒臣當然明白,隻是前方還有齊王在迎戰,兒臣一心想派兵去增援,可父皇卻屢次婉言拒絕,兒臣也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皇上這邊不是大問題,隻要秦王確保此戰能勝,並保證能借此將障礙鏟除,本宮不但保證將這支箭封藏至死,且還能助秦王一臂之力。”
“請恕兒臣鬥膽,敢問娘娘的條件是....?”李世明欲言又止,也明顯了自己的疑問。
“秦王果然是爽快人,本宮佩服。”淑妃笑了笑,對於李世明的直白,她很是滿意的同時,不免又感到難為情,不過在權益麵前,一切都盡顯微不足道。
李世明冷冷的勾勒下嘴角,以一副不以為然的態度說道:“既然大家都是爽快人,娘娘有話也不妨直說。”
“本宮一介女流,在這後宮雖有點小地位,但事事難料,本宮膝下唯獨一女,以後怕是很難顧及彼此,所以本宮有個小小心願,還望秦王在執掌江山後,能了本宮所願。”
淑妃將視野放的比較長遠,以她的年齡,再生育也是不可能的事,況且就是生個皇子,也不見得是李世民的對手,而眼下的局勢,明顯有利於李世民,雖然李淵遲遲沒有表明他的態度,但是以李世民的勢力,儲君之位早晚會落入他手裏,其次也要把李建成徹底鎮壓下去,然後一切才是隻手可得。
李世民在不確定淑妃的用意之前,當然是不能透露自己任何行跡,包括他遠大的報複,所以他淡然的說道:“托娘娘的福,兒臣他日若能執掌我大唐江業,兒臣定不忘娘娘今日吉言,隻是眼下兒臣還不敢妄想這麼長遠,所以怕是要讓娘娘失望了。”
淑妃對於李世民的謹慎,自然也可以理解,畢竟關乎謀權的大事,一旦被告發,可是特等大罪,所以她自己無意也是在做生死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