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淑妃答應,相助李雲兒見李世民,那麼基本可以斷定,淑妃偏向李世民這邊,但如果淑妃不助他們相見,想必就是偏向李建成那邊,但也不排除淑妃敬而遠之的意向。
但不管淑妃最後如何抉擇,對於她這位皇後,都是有利無害,但是站在淑妃的角度去對待,如若李雲兒明言,是皇後指點她去找淑妃相助,想必淑妃有再多不願,但也會顧慮她皇後的顏麵;
所以皇後將此事推脫,自己也不失功勞,退一萬步想,李淵若是得知此事,他即便是要怪罪,那麼那個領罪的人,也將會是淑妃,而她這個皇後,則是置身在其外,所以皇後又何樂而不為。
“可是...”李雲兒在此陷入為難焦慮中,一來,她是擔心皇後會因此事被牽累,二來,她是有些不明皇後的用意。
“你不用擔心,此事全當母後這個,母親該有的職責,而母後能做的,也隻有這些,希望你二哥,他日後不會記恨母後的無能。”
“母後您千萬別這麼說。”李雲兒握著皇後的手,一副安慰的語氣說道:“二哥他向來善解人意,且孝道兩全,相信他一定能理解您的苦衷。”
“但願吧。”皇後雖然帶著淡淡的淺笑,但笑意的表情中,卻流露著一絲傷感。
李雲兒為此不免更加的憂愁,皇後對於此事,眼下是愛莫能助,唯一的機會,便落在那位淑妃娘娘那裏,她在心裏暗自祈禱,但願那位淑妃,確實如人們口中所傳。
次日一早,李雲兒未做停息的又去拜望淑妃,好在淑妃並沒有出宮,得知她到來,也很是熱情的召見。
淑妃殿園內的裝飾,並不想想象中那麼奢華無度,但也不失華貴,由於辰時的氣候,並不那麼熱烈,所以淑妃在院內的一座,專門為乘涼而設的朗庭中,召見李雲兒。
本是舒怡的氣溫,在花藤籠罩的朗庭下,顯得更加清爽怡人,淑妃自己品著一杯清茶,桌邊還為李雲兒備著一杯,不算太大的圓石桌上,擺滿了各式差點。
淑妃坐在圓石桌邊,有一下,沒一下的品著茶盞,也正等著李雲兒的覲見,而她看似悠閑的狀態,其內心卻早已在揣測李雲兒的來意。
李雲兒一身橘色的宮服,在盛裝的打扮下,也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耀眼奪目,她在宮人的帶引下,走在長長的朗庭中,因為朗庭直線的角度,她遠遠的便能看見坐在亭中的淑妃。
雖然隻是遠遠的目視,但依舊不阻礙她觀察淑妃的樣貌表情,依她眼前的一幕,淑妃貌似還算悠然易近。
李雲兒走近在淑妃麵前,她微微欠了欠身說道:“雲兒給淑妃娘娘請安。”
“公主快快免禮。”淑妃倒很是客氣的抬手示意道:“都是自己人,如此倒是見外了。”
李雲兒一臉淺笑的頷首說道:“雲兒謝淑妃娘娘。”
“公主快請坐。”淑妃示意著自己對坐的位置,而後她又一副親和的說道:“本宮替公主備了一杯清茶,就是不知可合公主的口味。”
“淑妃娘娘客氣了,雲兒喜好向來隨意,倒是雲兒突然來訪,還望淑妃娘娘見諒。”李雲兒依舊是淺淡的笑顏,但她的語氣中流露一絲歉疚之意。
“公主言重了,本宮這裏素來都不缺何物,但唯一缺的便是人氣,今日公主能大駕到訪,真乃令此蓬蓽生輝。”
李雲兒倒是真適應不了這樣的客套,她尷尬的笑道:“淑妃娘娘您過讚了,雲兒實在不敢受此美譽。”
“公主過謙了,來。”淑妃示意著桌上的茶盞,又笑道:“嚐嚐本宮備的茶盞,是否還合口。”
“多謝淑妃娘娘。”李雲兒頷首示意了一下,又笑道“那雲兒就不客氣了。”
淑妃滿是笑顏的抿了抿嘴角,“公主大可不必拘謹,全當自己宮裏便可。”
李雲兒笑了笑,淑妃給她的印象,減退了她心中的擔憂,她端起茶盞在嘴邊輕啜了一口,也借此琢磨著該怎麼向淑妃開口。
淑妃依舊是一副悠然之態,她偶爾將謙和的神情,放在園中的景色上,偶爾也自玩著玉指上的護甲,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她相信李雲兒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