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境未必新氣象(2 / 2)

芍藥頓了一頓,停下腳步。蘇笙疑惑身邊沒人,回頭看去。

芍藥呆呆愣在那,半響後,她的眼眶居然濕潤了,哽咽道:“我從小父母早亡,被撫養我的舅舅賣進青樓。鴇母羅蘭看我年齡太小長相也不出眾,就讓我當了個丫鬟。我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地方,我……”她最後的聲音分辨不清,有些模糊亦有些澀味。

蘇笙略帶震驚,她從沒想到芍藥竟會有這樣不堪的遭遇,她生活在現代即使不幸福也或許比這個時代的女人們有自尊吧,知道什麼是人格什麼是必須維護的。蘇笙忽然不再言語,望著流雲閣的美景靜靜出了會神,半響釋然一笑,上前挽起芍藥的胳膊,向前方的人工小湖走去。芍藥望著旁側抓著她胳膊的蘇笙,眼淚硬是沒有留下,就這麼掛在眼眶,心裏卻熱烘烘的,像是被熏過。

芍藥這樣微暖的心情一直保持到了第二天,次日是女官們教習蘇笙的第一天,芍藥陪蘇笙用過飯後便早早來到騰雲閣等候,她正瞧著閣內陳設的各類名琴,耳邊便傳來女子裙裾摩挲的聲音,蘇笙側目,一個身穿銀紋繡白蝶度花裙的年輕女子蓮步微挪而來,她走路的姿態沒有雲姑姑的婀娜風姿,卻也有一番楚楚動人的氣韻,想來這便是教習姑姑了,出於禮節,蘇笙對著這位姑姑一禮,這位姑姑並不多話,隻是自稱姓徐,各位姑姑有不同的性格也是情理之中,蘇笙便也不再多言,跟著她走到一架焦尾琴前,徐姑姑示意蘇笙坐在她對麵,她自己則是閉目半刻,不多會兒,古琴深厚而又柔和清脆的聲音徐徐響起。

那箏音聲聽起來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馬搖鈴。它的餘音長短適中,最富於表現莊重古樸的抒情樂曲。有如橋下潺潺的流水,孤鴻飛過時的幾聲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歎息;有如看薛濤的浣花小箋,看一朵淡淡的蘭花,靜靜的開放在遙遠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樹紫丁香的繽紛。蘇笙竟也不知不覺的閉目,仿佛置身於一地落英繽紛之中,呼吸說不出的順暢,唇角也漸漸上揚起來。蘇軾所說的“多景樓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江妃出聽霧雨愁,白浪翻空動浮玉。”現在便是蘇笙心情的真實寫照了,前身為環采閣第一人,在琴藝一道造詣亦是很高,可是與這位徐姑姑比起來,確實相差甚遠。隨著彈弦的姿勢,蘇笙手指在空中輕輕做出按抑挑撥的指法來,一時已入忘我之境。一刻鍾後,蘇生徐徐睜眼,眼前的焦尾琴靜靜架在那裏,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而又哪裏有徐姑姑的身影呢?

這位徐姑姑話雖不多,但可以看得出她是在用心教導蘇笙,沒有將自己感情揉入的琴聲又怎能奢望感動他人?這短短半個時辰蘇笙可謂受益良多,她也不再多想,再次回味起那琴音。

她不知道的是,早已走出騰雲閣的徐姑姑,此時正遠眺向騰雲閣的方向,眼中便掠過一抹複雜莫名的神色來。

------題外話------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