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時間有著緊迫感的李遊,自然不容得自己浪費時間。姬閬對李遊能夠造訪王宮,也是感到榮幸。但他心中卻頗為遺憾和感傷。
神人能夠踏足周室王宮,這是王族巨大的榮幸。然而王室式微已是不爭事實。要是以往有這等神跡降臨王畿,王室必然會舉行盛大的典禮,召來天下諸侯,以盛大的周禮,將神人迎入宮殿之中。甚至還會接神人之口,宣示王室的共主與超然地位。
然而此刻,神人降臨王畿,王室還得遮掩此事,怕引來諸侯的嫉恨。
這還是姬閬一些想遠的心思。而更近一些的則是,王宮久年失修,顯得十分寒酸,接待神人,也實在失禮。念及於此,他心中又是一陣感觸。
年前姬閬派遣太廟相關禮官前往舊都鎬京祭祀。禮官落寞歸來,呈現一首詩歌《黍離》。
姬閬閱罷,先是潸然落淚,悄然獨泣;俄而數日後太廟祭祖歸來,大宴群臣之時,姬閬喝得伶仃大醉,醉中大誦“彼黍離離,彼稷之苗”嚎哭不止。
周王室曾經的輝煌,鎬京曾經祭祀天地祖先的太廟已經頹敗荒蕪,祖先用來祭祀上蒼的稻黍種子,在此地疏落生長,滿眼荒涼。
見周王失態,三公九卿也落淚不止,群和“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此事影響頗大,遠在臨淄的齊王也心有戚戚,特意按照周禮規定,上了一批貢品,同時也以霸主地位昭告天下,諸侯必須得尊重周王,拱衛王畿,對抗王化之外的蠻夷。
齊王的這詔令本是好意。但“禮崩樂壞,征伐出自諸侯”,這對姬閬來說,原本就是巨大的諷刺。
姬閬感慨萬千,李遊卻渾然不覺。王宮破落還是金碧輝煌,對李遊來說,基本沒有任何的吸引力。這時代的宮殿,再豪奢也比不上故宮,更比不上圓明園這等輝煌建築群。他在意的隻有王宮裏的九鼎,以及關於離符下落而已。
蚩尤對九鼎同樣感興趣。這可是李博今委托他的事情。雖然與李博今的交集不多,但旁觀者清,他比李遊更清楚,李遊與李博今之間的糾纏關係,明白幫助李博今,其實幫的也是李遊。對此倒是沒有意見。
蚩尤表示自己也進攻看看九鼎。而李純文更是表示,他對九鼎銘文有著一定的研究,說不定能幫上忙。當然,他心中想的更多的是怕被兩人遺棄此地。就算太廟裏衣食無憂,可以讓他安穩度完後半輩子,他也不願意留在這個時代。
太祝對於三人進入王宮一事表示反對。他覺得神明就應該高居神壇,不應接觸世俗的事情。隻是他不敢多說,因為才一開口,姬閬就拿眼珠子瞪著他,再多說幾句話,恐怕姬閬就要和他拚命了。末了,姬閬還讓太祝共同進宮,同時還要召來太史共同議事。
太祝隻得輕歎一口氣,依言而行。
太廟距離王宮並不算遠。乘坐姬閬的輦車,不到半個時辰,李遊便到了王宮之中。
周王室的王宮的營造模式,與李遊進入王畿後看到的屋舍府邸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規模更大,氣勢相對更為恢宏一些。李遊學的是建築學,他很清楚,眼前這些東西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