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口基數嚇了李遊一跳。對這個時代李遊也是有所了解的。自黃巾軍起義到三國混戰最終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中原人口已經銳減到一個可怕的數字,一些大城池,人口也未必足萬,可這深山裏的村寨,竟然有這麼多人,實在超出了李遊的料想。
不過山民驁桀不馴,青寮寨雖然是各寨之主,但實際上對其他村寨的掌控力度並不大,不然都可以拉出一支隊伍到外麵的世界打拚天下了,誰還會窩在山裏當獵戶。
這兩天瑪林對李遊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拉出了一支隊伍供李遊驅馳。而隊伍裏的傷員,輕傷的基本可以行走,重傷的便留在青寮寨療傷。這一次李遊不擔心隊員會受到損失,瑪林帶了五十個壯漢跟他一道奔赴所謂的聖山,實際上,這幾十號人在李遊眼裏就是一群人質,青寮寨的人要是敢作死,那就真的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也是到了即將出發的時候,李遊才真正有時間聽瑪林講述關於聖山的事情。
聖山對青寮寨來說,其實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泛指某一個區域的山區。隻有少數人才真正知道,在這個區域裏麵,聖山的具體位置座落哪裏。
瑪林之所以能夠知道這一點,那還是得益於青寮寨每隔三年就就祭拜聖山一次,每一次祭拜聖山,寨主就會帶領心腹和祭品前往聖山進行祭拜。瑪林之前深得瑪貴的信任,因而比起其他寨民,知道聖山的東西更多一些。
據說在最初,青寮寨在大山深處,也就是在聖山所在的地方居住,隻是聖山的環境實在過於惡劣,因而才遷出了聖山,建造了現在的青寮寨。
青寮寨在那時候人口可不如現在這般興旺,建造青寮寨可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但是在建造青寮寨的時候,居住在聖山上的神靈降下了神力,幫助青寮寨的先人挖掘了洞窟,還利用洞窟的石材建造整座村寨。
在神靈的庇佑之下,青寮寨在這個地方迅速站穩了腳,將其他的山民土著納入了自己的範疇,曆代也不乏雄心壯誌的英雄人物,試圖將寨民們遷徙到外麵的世界去。但青寮寨的存在,與聖山的神靈息息相關,這種舉動並不能得到神靈的允許,因而隻能作罷,也有試圖顛覆神靈旨意的先人做出的嚐試,但每次率領部眾出山的時候,都會遭遇意外,損失慘重,又或者遭到了山外麵的中原人的抵製,將他們當場敵人攻打。
最不幸的是,青寮寨出山的時間選得都不怎麼好,往往都是中原王朝相對強大的時候,他們這些山民,武裝猶如野人一般,根本不是成建製的軍隊的對手,往往遭遇便被擊潰,逃回深山之後,往往得耗費百十年才能恢複元氣。也因為和官府的碰撞吃了大虧,後來官方派人進山招攬山民改土歸流,青寮寨也從不理會,因而至今依舊盤踞深山,山高皇帝遠,官府雖知有這麼一個地方存在,但也理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