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古族(1 / 2)

“李斯乃荀況之徒,儒法兼備;更觸類旁通,博采眾長,得秦王青睞後,迅速進入秦國權力中心。為破解九鼎銘文奧秘,秦王更是令李斯全權負責此事。”

徐偃王接過司馬空的話頭,繼續說道:“耗費數十載,李斯終於破譯出了九鼎部分內容,獲知個別陰符的方位。但秦王卻驚懼九鼎裏麵的內容流傳於外,不但沒依照銘文的記載將陰符發掘,反而下令將九鼎徹底毀去。”

說到這裏,徐偃王歎了一口氣,說道:“九鼎乃天外玄鐵所鑄造,秦國工匠耗盡能力,也無法將其毀去,最終無奈之下,秦王下令將九鼎藏匿於天下各處,因而大興土木,最終耗盡了國力。”

李遊呼吸渾濁一陣。他知道秦始皇掃平六國之後,便開始大興土木,建宮殿,築陵寢、修長城、整馳道……每一件工程在當時都得耗費巨額國力才可能完成,秦始皇卻同時進行各類工程,還不斷地往匈奴和南海方向開拓疆土,把整個國家的力量榨得幹幹淨淨。

李遊原本以為,這隻是秦始皇好大喜功,想畢萬世之功於己身的妄念。但沒想到,這些巨大的工程,很可能隻是表麵上的架子,實際上這是為了建造藏匿九鼎建築打掩護。

但李遊也知道,這樣的內容,傳出這個地方後,不會有任何人相信這麼荒謬的東西。

“可是,秦王竭盡全力去藏匿九鼎又如何,甚至為此他坑殺了數以百計參與研究九鼎銘文的方士和儒生,那又如何?他始終相信的李斯,最終卻不可信任,利用自己對銘文內容的熟悉,最終調私兵盜取了一枚陰符,自大禹之後,第一枚陰符現世了。”

“什麼……”李遊一怔。他實在沒想到,陰符的出世,竟然會牽涉到秦相李斯的身上。想到這裏,李遊心裏隱約有些不安。隻是李遊自己都弄不清楚,自己究竟在不安著什麼,但徐偃王解說的這些秘史,卻深深地將李遊給吸引住。

“陰符一出世,便引來我古族的注意。”徐偃王的聲音卻慢慢變得平靜了下來,雖然仍有媚色,但已經正常了許多。“同時因為陰符出世,天地陰陽之氣頓時失衡,煞氣衝折,天下亂兆便起,秦王巡狩至沙丘而亡棲身,古族趁勢崛起趁勢而起,吳廣誘陳勝起義,黃長生扶持張良而伺劉邦……終究把秦國給滅亡了……李斯所獲之陰符及其一生研究九鼎的秘藏,盡歸我古族。”

徐偃王說道這裏,聲音變得凜然起來:“此後千百年,古族憑借李斯秘藏心得,前後共取得陰符三枚,剩餘六枚陰符,至今仍然無所得。然後你找上門來,與我約定,找出九鼎方位繪製《山河譜》給我,我古族將九鼎發掘後,找出其餘陰符方位,事成之後,九枚陰陽符借你用一次,此事恐怕你也已經不記得了吧?”

李遊有些犯傻。他不是不記得,而是他真的不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如果那個李博今在此,肯定能夠回答得了徐偃王的話,李遊哪裏知道李博今和徐偃王那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