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人格分析(下)(1 / 2)

“你為什麼要殺死徐浚呢?要解釋這個問題,得先從你的身世說起……”溪望悠然道出對對方人格的分析及推理——

父親過早離世不僅使你從小就缺乏父愛,更讓你有一份強烈的危機感。你很想像其他小孩那樣,當感到害怕或遇到困難時,可以立刻撲向父親的懷抱,將所有事情交由父親處理,讓父親為你遮風擋雨。

這種感覺在你遭受母親毒打時尤其強烈,你甚至幻想若父親仍然健在,他一定會用健碩的軀體為你擋下母親的拳腳。可惜幻想中的父親並沒有出現,每次遭受母親毒打時,沒有任何人出手阻止,也沒有人保護你。

強烈的危機感衍生出對父愛的渴求,你極其渴望能再次得到父親的愛護,或許說是渴望能有一個人像父親那樣保護你。與此同時,母親的暴戾使你對女性產生本能的恐懼,讓你有種女性都喜歡使用暴力的錯覺。

這些感覺與念頭伴隨你度過童年,給你的心靈留下難以愈合的創傷。因此,你年紀輕輕就輟學,並遠離母親到外省闖蕩。

思想上的成熟,使你漸漸克服對女性的恐懼,獨在異鄉的寂寞更激發你對家庭的憧憬。你想有一個家,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者說是你構想中的完美家庭。

童年的經曆使你在潛意識中認為,城市是危險的,不宜長久居住。在城市裏打工隻是為了賺錢,賺夠錢就該回家鄉生活。年幼的模糊記憶使你認為,家鄉才是最安全的地方,至少在那裏你不會遭受毒打。

長期遭受母親毒打,雖然使你心靈受創,但跟其他孩子一樣,你仍對母親有那麼一絲依賴及眷戀。所以,你憧憬中將來是跟妻子回家鄉蓋一座房子,再將年邁的母親接回來,以務農養豬為生,過些平淡而安逸的日子。

在你的憧憬中,並沒有孩子的身影,因為童年的經曆使你在潛意識中認為孩子將會是負累。你不想讓孩子成為自己的負擔,也不想孩子像你這樣經曆灰暗的童年。

為了擁有一個家,你必須先找一個伴侶,因此你跟工友談戀愛,而且是個年紀比你大,能保護你的女工友。

然而,現實並未如理想般美好。年長潑辣的女友,雖能保護你免受外界傷害,但你漸漸發覺她對你的傷害更大。女友的專橫勾起你對母親的恐懼,你曾試圖向對方展示威嚴,但反被對方的凶悍壓製,隻好屈服於對方的淫威之下。

短暫的屈服你尚可忍受,但長期的欺壓卻在你心中埋下一顆計時炸彈。在母親死後,你為取回自己的存款而跟女友決裂時,這顆炸彈終於爆發。長年積累的怒火衝破恐懼的枷鎖,激發你從母親身上遺傳的暴戾,不顧一切地撲向女友。

可是,你並沒有因為怒火的爆發而奪回自己的尊嚴,甚至沒能取回屬於自己的財物。雖然你一無所有,但你已不想繼續跟女友糾纏,便帶著恥辱離開,打算回到家鄉過你憧憬中的生活。

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沒有錢你不可能實現夢想。而且你在家鄉也沒幾個朋友,與身處他鄉無異。因此,你再次出城務工,來到人民醫院當保安。

鑒於之前的經曆,你對女性非常失望,因此你在醫院工作期間,跟女性並沒有過多的接觸,也沒有交女朋友……

“拘捕我的理由,就是這些無聊的廢話?”趙凱惱羞成怒地大吼,“我不知道你怎麼會知道我過去的事,但這些事跟徐醫生的死又有什麼關係?你憑什麼認定我是殺害徐醫生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