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楊若!不過是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沈穆生怕他懷疑什麼,忙解釋道。
“嗯!我知道了。你做事反正注意分寸,這個女子也許以後對我們有用。”
沈穆不由一驚,他沒想到,這人竟然將主意,打到楊若的主意。
“她很單純,也什麼都不知道。”沈穆不由補充了一句。
黑衣男子不由不滿的看了沈穆一眼,“我又沒說什麼,你急個什麼勁。”
隨即他在咀嚼著楊若這個名字,似乎覺得在哪裏聽到過。半響後,他腦海裏晃出一張可愛俏皮的小臉,原來昨天她回來嘰嘰喳喳跟自己說的那個姐姐,竟然是她。
這世界還真是小呢?
黑衣男子此刻卻站了起來,高大魁梧的身形和沈穆的瘦削和單薄,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過沈穆雖然瘦,卻是瘦的恰到好處,加上他習武的關係,身子骨也並不弱。 反倒是在那些仰慕他的女子眼裏,沈穆穿什麼衣服,都會顯得格外的風流倜儻。
黑衣男子在沈穆的肩膀上,輕拍了下。“你讓她進來吧?”
沈穆神情怔了下,見他將身形隱在布簾之後,隻能起身道外麵去,將楊若叫了進來。
書房的外間,有一個小涼亭,沈穆沒有讓楊若待在書房裏,而是推開門,穿過書房,兩人坐在了外麵的竹凳上。
巨大的竹根,從中間切開,將外麵的表皮刨去,然後在樹根上做了畫。樹根整體的形態,做成了圓桌的形態。
旁邊放著一個美人臥,涼亭的四周掛了不少吊籃。那其中還有一盆虞美人。
從這裏遠眺,青山書院的大部分風景,便可以盡收眼底。
最主要的是可以看到前麵碧波入洗的湖麵,湖麵上偶爾有幾隻水鳥低低的飛過,還有一艘漂亮的小船,停泊在湖當中。
這裏的景物都是靜止的,因此看上去就是一副最美的風景畫。
楊若站在涼亭裏,頓覺神清氣爽。
嘴裏忍不住吟道:“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沈穆聽楊若嘴裏吟的詩,心裏不由一動。旁邊即有紙和筆,於是他揮動筆墨,刷刷刷的在那紙上寫了起來。
楊若卻沒注意,沈穆的動作。看著眼前的風景,說道:“公子果然是個雅人,這裏的一切,美的都如一幅畫一般,讓人忍不住沉醉沉醉其中。”
這會沈穆已經寫好了,楊若剛才吟誦的詩句。笑道: “楊小姐若是願意,沈某這裏的大門,會永遠為你開著。”隨即他將楊若引到案台前。
“看看,這是你剛才吟誦的詩句嗎?”
楊若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隻見那案上果然多了一副字畫。
紙上的字體,不拘一格的字體,躍然紙上,仿佛要力穿那紙,要飛出來一般。
楊若看了下沈穆寫的字,心裏了卻有些疑惑。她以為他的字體,是溫和而清俊的。猶如他整個人給她的感覺一般。
可是這字體,和他他溫潤的性格倒是有些不和。
寫字大概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沈穆表麵上看著溫情如水,那麼是不是他的內心,其實不平靜呢?
“沈公子寫的真好,我不過是隨口念的。”
“你在哪裏看到這句詩詞的,為何我從未見到過。”
楊若隨即道:“這幾句詩詞,我也是聽別人吟起,偶爾聽到,覺得意境不錯,順便記了下來。”
“不知道是哪位公子的雅作?”
楊若見沈穆這麼說,便想起,她來到的這個成國,在華夏的曆史上是沒有的。難不成,他們的曆史文化,和她以前來的那個世界,不一樣。
這《虞美人》那是李煜歸宋三年的所作,後麵也因為這首詩,令得他成為宋太宗下令毒死他,也差不多也是他的絕筆之作。
楊若記得這個時空裏,曆史上也有唐朝和宋朝,隻是許多曆史人物,和一些大詩人,都有些出入。
所以沈穆不知道李煜的《虞美人》也很正常。那麼這麼說他們也不知道李太白?蘇東坡了?
“我也是在喝茶的時候,聽到別人吟誦的。好像是一個叫做李煜的才子所作。”
“李煜是誰,我怎麼沒有聽過?可惜不能親眼所見,那真是可惜了。那麼這首詩叫什麼名?”
“《虞美人》!”
“《虞美人》?好名字。那麼楊小姐,可否將整首詩都背出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