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不由解釋道:“就是隔一段時間,我們給食客們優惠的意思。當然這個價格,我們兩家要協調一下,各自退讓一些,為的就是吸引回頭客。精品路線,就是我們做的東西比較精致,別人一時半會無法模仿,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再提高品質。”
趙掌櫃聽完,若有所思,隨即點了點頭。
“丫頭的廚藝是哪裏學來的?可是祖上傳的。”兩人說了一會話,趙承誌和楊若熟悉了,說話也隨意了很多,沒叫她楊若,或者阿若,倒是叫她為丫頭。
楊大明倒是個廚師出身,楊若若是說是祖上傳的,倒也有些可信。
這兩人可不是西蔡村的那些無知村民,也不是自己的家人,是不會相信那些所謂的鬼神之說。所以不能隨便糊弄,而且楊若心想,這次也是和他們搞好關係,拉近距離的最好時機。
楊若想了想便道:“楊家祖上曾出過禦膳房的承應長,所以那廚藝就傳下來 ,小女子的廚藝,確實是家傳。還有些是我看書,自己琢磨的,家裏值錢的東西,沒有多少,古書倒是有一些。”
趙承誌聽楊若說她識字,也很是驚奇。他沒想到,楊若倒是個好苗子,不但有做菜天賦,而且能斷文識字,若是一般的大戶人家,那些小姐能認識字,不稀奇,稀奇的是,楊家這樣的家庭,卻能走出來一個識字的,真是難能可貴。
不過楊若這樣一解釋,趙承誌也明白了。
如果楊家祖上曾經出過名廚,在後輩中,有遺傳天賦卓絕的人,擁有不錯的廚藝,倒也可以理解。
而且趙管家回來後,也跟他說過,楊大明也是廚師出身。
這下趙承誌便沒有什麼再懷疑的了。“你這青團,每天幫我供應五十個,我出這個價格,怎麼樣?”
隻見趙承誌一下子伸出了三個手指,又加了五個。
楊若立刻睜大了眼睛,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多少文,是三十,還是五十文?
“三十五文,我們一周結算一次,這個你可同意。”
聽到趙承誌報出的價格,楊若的眼睛頓時亮了。
這就是說她的青團,從二十五文漲到三十五文了,不過這次可是純利潤,不需要和好來客再分成。
“好的,掌櫃的說多少就是多少。不過這青團你們得派人來拿,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若是靠兩隻腳,等將青團送到了,客人也快用完早飯了 。”
“這個可以,那我們先定一個月的量,等看後麵賣的情況再說了。然後我還要加一個,你隻能供應給我們一家,如果我知道,有其他家,也賣這種動物造型的,我就會取消你這裏的訂單。”
楊若聽趙承誌這麼說,心道:這個人果然有點奸商的潛力。不過她當然不會答應。
“這個我可不敢保證,因為如果你要我們獨家供給你們青團,這中間可是要付一定的費用的。不然別人出的價格比你高,我們也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趙承誌卻沒想到楊若會這麼回答,他不由笑了下。“那你要我付多少的費用?”
“這個嗎,就要看你的誠意了。”楊若也是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