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煙輕霧縹緲,柳絮紛紛節。
二月沐風而行,遠眺青山凝雲聚陽,鬆柏成林,鬱鬱蔥蔥,盡顯精神。
正是粉麵桃花春,醉眼迷離時。楊柳堆煙霞,簾幕無重數。
清越的笛聲驟起,打破山村的靜謐。隻見前麵崎嶇野徑上,一頭灰黑強壯的大水牛,渾身裹沾著黃灰色泥巴,精疲力倦地走在滿目青翠山的山道上。牛背上還騎著一位七八歲小牧童,怡然自得吹著手中的竹笛。
一陣春風撫麵,夾間雨絲水汽。大水牛伸著鼻子使勁嗅嗅,聞著空氣中的清香,提振了精氣,嘴裏發出‘哞哞哞’叫喚,吭哧著邁著牛蹄,加快步伐向前麵衝去。
轉過這道埡口,就是一道向東彎曲朝下的泥石路,牛背上的牧童也不得不收起嘴邊的竹笛,向前匍匐著抓緊牛背上的韁繩,免得讓顛簸的山道給掀滾下來。
突然眼前景色變化,一條幽穀逸林呈現出來。隻見春山如黛草如煙,碧水如翡花似錦。
大水牛衝了下去,走在這春晚綠野秀,雜英滿芳甸的溪邊。聽著潺潺清泉,臨水隻覺波生暖意,又見蜿蜒流淌緩緩南漫。
這時大水牛又哞叫一聲,驚起喧鳥覆香穀,時鳴春澗中。
大水牛非常熟悉這裏,腳下的砂礫卵石,也擋不住它奮進的步子。嘴裏喘著粗氣,吐著白沫,耷拉著兩隻大耳朵,搖擺著粗短的牛尾,聽著遠遠飄來的轟鳴聲,順著這條溪流溯源而上,走了七八百步,轉過一道彎來。
隻見一條瀑布直掛前川,從光滑陡峭的山壁懸崖中飛流直下,聲如奔雷,水氣蒙蒙,珠璣四濺。如銀河下瀉,白玉纏繞,激衝下來,撞到山根的石頭,碰得零碎,像千千萬萬的珠子,濺得滿山穀珠飛玉散,一片霧氣燕騰。
最奇特的是這道瀑布,從北山半腰橫空出來,倒瀉於巨石之間,跳躍淩空,如飛鏈似的,墜落在懸壁上麵橫生出來的一個水潭裏。這個水潭當地人稱作天潭,約九丈大小。
天潭裏注滿溪水,從缺口處又噴湧而出,再飛濺至下麵近二十丈深的第二個水潭。這個水潭比第一個要大些,有十五丈寬,當地人稱作人潭。人潭之水再傾瀉到下麵的地潭,地潭有二十來丈大。
此時人潭的瀑布如同一群猛虎,突然驚醒,咆哮著衝下來,雄威響若雷奔走,猛湧波如雪卷顛。潭水垂直下泄,在山腳的地潭裏激起千波萬浪,好似瓊漿飛進,碧玉粉碎,濺出的水花形成大片噴霧,像一團乳白色的輕煙薄雲。
牧童等大水牛衝到一個半人高的石塊處,手腳麻利,順勢跳了下來,再用小手拍在牛背上,就見大水牛轟轟隆隆的闖了過去,劈啪啪啦跳進地潭,向激流而下的瀑布處歡快遊去。
牧童把短笛往腰上一插,貓下大石塊後摸了摸衣裳上的布兜,感覺裏麵的東西完好後,就向對岸東灘走去。
溪流當中有幾塊墊腳的石頭冒出水麵。牧童蹦蹦跳跳的跨過溪水,來到東岸的沙灘上,才見傾斜倒扶的樹叢深處,有一個洪水旋空的天然洞窿。
牧童走到洞口前,天真純樸的喊道:“老爺爺,老爺爺,我來了,我給你送雞蛋來了!”
就見洞口人影閃動,飛出一個人來。穿著破爛的奇服,白色麵料上還有斑斑血跡和裂口。來人是位老者,長得身材高挑,很有風範,精神也算矍鑠。
但老者臉色甚是蒼白,氣色頗為不佳,須白銀發上斜插著一根長長的玉簪,雙目炯炯有神,目光銳利如鷹。
牧童笑吟吟地從衣裳的布兜裏,掏出兩枚雞蛋出來,伸出小手各抓一枚遞了過去。
老爺爺滿眼慈祥,用左手接過雞蛋,又伸出臘黃枯槁的右手,揉了揉牧童這天真無邪、單純直率的小腦袋。這小牧童長得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圓圓小臉蛋上掛著一對好看的小酒窩,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時滴溜溜地亂轉,顯示一股機靈而淘氣的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