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瑤初遇穆子昂那一日,他風流俊俏惹得老少婦孺停步觀瞻流連不去,她在心中怒罵他騷包強盜。
穆子昂初遇宋瑤那一日,她千金之軀匍匐在地任人踏踐嘴角卻是無所謂,渾身邋遢也讓他另眼相看。
中間幾度交手,她有甩的他空設崗欄攔不住人,也有被他甕中捉鱉無路可走,算是各有勝負。
直到後來,他千軍萬馬中一人獨闖救她回城,她萬分危險中拔箭矢救他性命,算是各有恩惠。
這舊仇、新恩錯雜交織,她心中有愧,他心中有情。
他刻薄犀利,她不逞多讓,你來我往,睚眥必報。
宋瑤卻心知,這人可信可靠,是個熱血心善之人,他雖是皇命在身,卻於她有恩有情。
無論她是個假公主還是從皇帝手裏救了陸長傾的事,每一項都是死,她說出任何一項,穆子昂都可能會一時心軟放她離開。
可這天下,沒有包住火的紙。
她在皇宮之時諸多破綻,隻是沒人往那裏去想。
而陸長傾的事,早晚會被知道,那時自會有人想起她當時的諸多破綻。穆子昂放她離開的事隻怕也會被有心人想起,他不知會被牽連進怎樣的禍事中,他救她性命,她即便不感恩戴德卻也不能陷他於危難。
她不是沒想過辦法,最好的仍是詐死。
可這次不同上次,她一個公主,就算死了也要被運回去驗屍。
她上哪裏去找跟自己一樣到驗屍都驗不出來的女屍?
就算真找到了,也不能讓穆子昂知曉。
宋瑤咬死不提緣由,隻說決不能回去。
穆子昂歎了口氣,沒有言語,不說回也不說不回。
宋瑤心想,這樣不行,她總得做點什麼。
次日,宋瑤對待穆子昂的態度明顯改善許多,改善到甚至會單獨去廚房給世子小王爺開小灶。
戈二眉頭緊皺,看了看太陽,沒從西邊出來啊,這小子怎麼跟換了個人似的,一副捧狗腿子的樣?
宋瑤全然不知戈二的想法,笑眯眯的端著香噴噴的糯米芸豆飯進了大帳。
俗話說家庭婦女必備技能之一就是那傳說中的“抓住男人的心的途徑在於他的胃”,這調調十分的老掉牙,但是在穆子昂這裏卻是十分的好用,世子小王爺安心享受著小灶,半點沒有與軍同苦的意願,吃的見牙不見眼。
宋瑤奇怪他半點不擔心前方對戰的事。
世子小王爺嗤笑了一聲,一記爆栗敲在她得腦袋上,“笨!雖然我不懂軍事,可是我懂朝政。飛鳥盡良弓藏,若不是我們在這裏年年征戰,他蘇愈如何能大權在握手掌重兵。便是他有本事滅了我們,他也絕對不會這麼幹。而且你齊大將軍穩著呢,蘇愈這種奇招盡出的人最厭惡的就是堂堂正正毫無縫隙行軍的人。讓他們可勁折騰著去吧。”
宋瑤無語的瞪了他一眼,伸手遞過去,“那,糯米芸豆飯!”
穆子昂端著一碗,吃了兩口,奇怪的看向坐在他對麵的宋瑤,“你怎麼不吃?”
宋瑤微微一笑,“今天這飯有個典故,我要講給你聽。”
“哦?”世子小王爺來了興致,把碗筷放在一旁,盤膝而坐,一臉八卦的神情,“說來聽聽。”
“傳說,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與當今天下一樣,三分而立,人稱三國。當時一個國家叫做蜀國,蜀國勢弱,但是他們有個強大的智者,相國諸葛亮。在蜀國的國主死時,將幼主阿鬥托付於諸葛公。諸葛公後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一臣子孟獲,囑咐他每年去看望阿鬥一次。數年後,蜀國被滅,阿鬥被晉武帝擄,孟獲每年仍然帶了親兵護衛看望阿鬥。孟獲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鬥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鬥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鬥喜食粘甜,每年此時,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飯給阿鬥吃,豌豆新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飯糯香可口,阿鬥至少要吃兩大碗,等孟獲到來稱人,都比上年重了幾斤。世人因此而說難怪阿鬥要在此間‘樂不思蜀’了。 ”
穆子昂點了點頭,“這樣啊。沒什麼意思麼。那我繼續吃飯了。”
宋瑤囧了囧,這故事俗得很,問題是她實在想不出第二個了。
她捧出一臉笑意的像騙小孩一樣引誘小王爺往深處想,“聽了故事,你有沒有什麼感觸?”
小王爺感慨的放下碗筷,“唔,就算好吃也不能吃太多,不然長成個胖子影響了我風流俊俏的體貌可是大大不妙!是這個意思吧?”
宋瑤腦袋青筋直跳,咆哮道“我管你個體貌去死!樂不思蜀啊!樂不思蜀!你吃了這麼多的豌豆飯,就不會學學人家樂不思京麼?!”
齊放推簾進來,“什麼樂不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