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 江南貿易公司(2 / 2)

聽到攝政王提及死去多年的胞兄,遏必隆淚如雨下,悔恨交加,但也於事無補。片刻後他擦了擦了臉上的淚痕,以不甚靈活的左手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已經被搓揉的皺皺巴巴的書信,恭敬的放在了多爾袞的桌案上。

“這時明朝朝鮮駐軍總兵程銘九的親筆信,請攝政王過目!”

程銘九是何許人也,多爾袞從未聽說過,如今就連阿貓阿狗都敢給他寫信威逼,憤怒又忍不住漫上了心頭。但他最終還是忍住了怒火,將那封皺巴巴的書信封皮撕開,抽出了裏麵的信紙。

書信的內容很簡單,首先表明了大明鎮虜侯並無意與清國為敵,甚至雙方還有著共同的利益契合點,但這是題外之意。這封信的重點在於,明軍可以放歸被俘的八旗兵已經豫親王豪格,甚至還可以給他一個體麵的台階,以讓他對國內有所交代。

不過,提出的條件卻讓多爾袞陣陣皺眉。

大體上有三點,一則是賠款,因為清國方麵率先挑起戰爭,入境朝鮮國,大肆屠殺掠奪朝鮮國平民百姓,因此必須對朝鮮國予以適當的賠償,這個數目當以一千萬兩白銀為宜。賠款倒不是不可以,隻要不割地怎樣都行,但這賠款的數額還是讓多爾袞忍不住咋舌。關外少民少地,一千萬兩銀子,要多少年才能攢的出來,除非是大舉動兵,再南下打草穀,去搶他一把。

可事到如今,他還能隨意對長城內的明朝京師隨意動兵了嗎?明軍占了朝鮮,一直虎視眈眈,隻要清軍稍有異動,說不定對方就會殺過鴨綠江。

二則是通商,清國必須開放海禁,允許商人自由出入遼東,采買關外特產,運送各地貨物。並且直接明言一點,清國政府不得對持有大明鎮虜侯派發商引之商人征稅。

這一條咬咬牙也可以認下,畢竟是無關痛癢的商貿,還不涉及根本。

二則是租地,清國將金州、複州、小黑山等地悉數租借與江南貿易公司,江南貿易公司在租借地內與清國當地官署擁有同等事權。租借期一百年,每年租金十萬兩白銀。

隻有最後這一條是讓多爾袞最為頭疼的,租借土地的法子表麵上看不是割地,但卻要求與官署擁有同等事權,這裏就是很有待商榷的地方。

還有,那個江南貿易公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這是明朝新設的官衙還是民間私設的商會?

在信件末尾,程銘九特地標注的一行文字解釋了多爾袞的疑惑。江南商貿公司並無大明官府身份,其中的經理執事也沒有官家身份,純屬民間商人自發所設。

大明鎮虜侯重視工商,對江南的工商業大力扶持,甚至為其提供武力保護也在所不惜!

看到最後這句話,多爾袞忍不住冷笑連連。就算這些南蠻漢人口口聲聲說江南貿易公司沒有官府身份,那麼那個李信又憑什麼替它提供保護?或者說,這個所謂的江南貿易公司,本來就是那個李信私人的財產……

想到這些,多爾袞隻覺得內心中黑暗一片的世界裏忽然間打開了一扇窗子,盡管他現在還沒有體會明白,這扇窗子究竟該如何利用,但終是有了一絲窺得朝鮮明軍本意的恍然感。

多爾袞將手中的書信放在桌案上,抬頭冷眼看向遏必隆。

“說說吧,你回來之前,明朝人對你有什麼交代?”

他不相信,明朝人放遏必隆回來就是為了讓他送一封信這麼簡單。

遏必隆趕忙回道:“回攝政王話,程軍門說了,隻要攝政王肯罷兵言和,與朝鮮國簽訂睦鄰友好條約,明軍甚至,甚至可以出兵幫助攝政王平,平亂!”

啪的一聲,多爾袞重重拍了一下麵前的桌案,將遏必隆嚇得渾身一顫。

“放屁!睦的什麼鄰,哪李來的友好?朝鮮是我大清屬國,閔氏是亂臣賊子,要本王與亂臣賊子簽訂條約,真真是白日做夢……”

將遏必隆罵了個狗血淋頭之後,多爾袞自覺胸中的怒氣稍稍消減,然後又暗歎一聲,罵歸罵,如果能把租借地這一條適當的改動改動,未必不能一談。

為今之計穩定內部才是關鍵,否則等他被趕下了攝政王的位置,大清國和多爾袞還有半文錢關係嗎?

“本王要聽你的意見,而不是你那明朝主子的意見!”

多爾袞對遏必隆這種毫無骨氣的做派甚為不齒,言語間極盡嘲諷。

遏必隆抹了一把額頭滲出的冷汗,“奴才建議攝政王先答應程軍門提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