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夢一場(1 / 2)

“讓我如何對得住圖爾格?”

多鐸痛哭失聲,遏必隆雖然與之年齡相仿,但他平日裏對其卻多有照拂,直當手足兄弟一般看待,今日陡聞噩耗,由不得他如此失態。

今時今日的多鐸早就不是那個暴躁魯莽的多鐸,在“盛京之變”後,那場病痊愈,整個人的性子就完全了變了。心境平複之後,他仔細的研究了朝鮮國的情況後,才赫然驚覺,朝野上下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明軍插手其間,究竟是朝鮮國國主閔氏搬來的救兵,還是朝鮮國國主閔氏本就是明軍立的傀儡。

想到這裏,他禁不住冷汗淋漓,如果事實是後者,那麼這就是明朝精心策劃的一次攻擊。而大清國朝野上下還在渾渾噩噩中,直當這隻是在處理藩屬叛亂的一次肘腋之戰。

如果這些假設都是真的,現在醒轉過來就已經晚了,多爾袞雖然在盛京以鐵腕手段壓製了所有的反對勢力,但他太需要一次大勝來穩定人心了。如果將這些假設拋回盛京,這無疑會使形勢雪上加霜,必須要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主力出擊,步步推進!

次日一早,多鐸抖擻精神,下令大軍出動,繼續深入平安道。最終他還是決定尋找明軍主力,與之決戰,如果一箭未放,一刀未砍便先畏縮不前,就連自己這一關都過不去。

然而,事情卻多有變數,他一直試圖尋找明軍主力的想法在接下來十幾天裏全數落空。但小股的明軍和朝鮮國民軍的騷擾卻未有一刻停歇過,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山林中總有火槍發射的彈丸奇準無比,打的他們心驚肉跳,這些日子以來被冷槍射殺射傷的章京便不下數十個,其下的佐領軍卒便更是不計其數。

如此反複之下,大軍還沒等尋著明軍主力,便已經被拖的疲憊不堪。

結果漏屋偏逢連夜雨,一場冰冷的透雨後,道路泥濘不堪,寸步難行。到了傍晚冷遇便轉為鵝毛大雪隨著北風斜斜的砸向了朝鮮國的密林河原之上。不過小半個時辰的功夫,道路上積雪便已經沒過了小腿,軍中士卒穿的都是單衣,在這種雨雪天氣中紛紛苦不堪言。

經此種種之後,軍中士氣已經跌落到了穀底。多鐸脫下了靴子,將裏麵已經冰涼濕透的襪子褪了下來,放在火上炙烤著。

“鬼天氣,也不知何時能放晴。”

家奴則將已經燒好的熱湯端了上來,“主子,喝口熱湯,去去寒。”

多鐸接過湯碗,仰脖灌了一半,便又停下來。

“軍中勇士們還在受凍,這熱湯如何都喝的下肚,端去倒了!”

家奴雙眼含淚,自家主子何曾遭過這等罪,便忍不住勸道:“主子身體要緊,那些粗人怎麼能和您比?”

“狗奴才,你知道個屁,再胡說剁碎你的狗頭!”

毫無征兆的,多鐸大怒,把那家奴罵了個狗血臨頭。

此時身在險境,如果他隻知道個人享受,那麼還如何帶兵服眾?

隻是他少喝一碗熱湯,對深陷在泥濘大雪中的清軍並沒有多少幫助,在一片怨聲之下,要求撤兵的情緒已經隱隱在醞釀。而此時此刻,他們甚至還在平安道的山地間打轉,其間隻逮著機會,殲滅過數千人的朝鮮民軍。至於那些手持火槍打了就跑的明軍,卻一個都沒見到。

田衛門,僅僅握著手中的線膛燧發槍,現在他已經是軍中的一名散兵。這雖然與他成為一名線陣步兵的初衷不同,但好歹告別了輔兵營,不必再與鍋勺打交道。而且這種線膛燧發槍與以往的火槍也有很大區別,精準度奇高是它最大的優點,比起毫無精準度的老式火槍,這簡直是勝過弓箭的寶貝,也第一次做到了可以指哪打哪。

若非要給這種遂發線膛槍挑出一個毛病來,那就是裝填速度比那種老式火槍慢了許多,但因為精準度大為提高的緣故,這點缺點也並非不可忍受。

散兵是三衛軍自從裝備了線膛燧發槍以後新近出現的一個兵種,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再向線陣步兵一般,拍著整齊的隊列,隨著鼓點前進和後退,動輒一並齊射。

顧名思義,散兵便以散而著稱。與此同時, 散兵的編製組成也與以往的指揮體係大相徑庭,第一次出現了陌生的名詞,其中十人為一班,三班為一排,三排為一營,以此遞推下去,均以三為基礎。不過其後那些紛繁複雜的名字,田衛門卻記得不太靈光了。

田衛門本名叫田川衛門,加入三衛軍後一直與姚啟聖同處,但姚啟聖覺得田川衛門這個名字太過招認恨,畢竟人人痛恨倭寇,誰又願意和一個倭人為伍呢?所以,姚啟聖將他的名字去掉了一個川子,自此世上少了田川衛門,多了一個田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