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一派胡言(2 / 2)

朱運才反唇相譏:“官府治民自然以仁愛為先,若論治法,則要剛猛不可奪誌。”

李信也不禁在心中暗讚,好一個不可奪誌,朱運才不愧酷吏名聲,隻是如此一味剛猛,官民都鬧了起來,帶出的麻煩也是實實在在的,若不加理會隻怕會一發而不可收拾。米琰很快就替李信問出了這一則疑惑。

朱運才仍舊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他坐穩了身子淡然道:“隻要不違法度,可聽之任之,若有違法度便是天王老子,王孫公子也不得饒恕。”

這時,李信才發現朱運才此刻的對答其實與之以往的一貫風格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細一思量之下便也明白也許正正是他在投其所好。想到此處,李信也不由自主的審視起了自己以往的態度,難道真會給了朱運才一些錯誤的錯覺嗎?

隻是李信幾經回想,都想不通透,自己究竟有那些地方使得曾有趨炎附勢之嫌的朱運才徹底向一名酷吏轉變。這時隻聽朱運才又補充道:“百姓鬧事無非是覺得心有不忿,怨憤官府處置不公。若因為洶洶民意,官府便曲枉法度,左右搖擺。這豈非是給了百姓們一個錯誤的暗示,隻要他們鬧將起來,官府必會服軟,久而久之正是威信無存,長此以往危害甚巨啊!”

關於朱運才提出的這一點,李信此前便有過考慮,其實就南京官場而言,公議對政局的左右是最具殺傷力的,百姓鬧事,官府皂隸可沒有任何顧忌的予以彈壓,所以就算有心懷不軌之人在背後鼓動,這種來自於底層的雜音也可以很容易的被消除。最讓人棘手頭疼的是來自士林一層的聲音,官府對於這些人是動不得又不得不動,對一些鬧事之人的處置也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久而久之便才給了薑曰廣這些隻知道說大話的官員們一絲間接掌握權利的機會。

這種自下而上,左右政局的方式,以前的李信對之還是頗為欣賞的,以為這畢竟會起到監督之效用一查漏補遺。殊不知而今看來卻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士林以及言官們的輿論仍舊被操縱在官場寡頭的手中,一旦反對之聲暴起,必然便會有人從中運作。所以,從最底層的轉變而言,李信是讚同朱運才以嚴苛執法,來震懾這些宵小之徒的。

不過李信還要繼續看看朱運才會如何應對下去。

“如果百官糾集彈劾於你,又當如何處置?”

豈料朱運才並不正麵回答,反而肅容道:“隻要鎮虜侯銳意進取,決心蕩平南京官場齷齪,朱運才縱然萬劍加身,也死不旋踵!”

這是他的表態,並不是具體的應對辦法,但正是這種表態,卻比一百種應對的策略辦法還能說服人心。李信立時就被朱運才的表態和決心所打動了。

片刻之後,李信揮手屏退米琰與朱運才,朱運才見鎮虜侯不再詢問當即便施禮告退,與之相反,米琰卻心有不甘想要留下來,再勸一勸李信,卻仍舊被李信趕了出去。

米琰與朱運才一同出了正堂,他狠狠瞪了對方一眼,恨聲道:“朱郎中如此慫恿鎮虜侯,萬一惹了眾怒,三衛軍還如何在南京立足?你是嫌鎮虜侯的反對者不夠多嗎?現在還要拉上南京的百姓來加入其中?”

朱運才再次反唇相譏:“監軍此言差矣,百姓目光短淺,不辨善惡美醜,所以便需要官府以強力糾正,雖然會有一時之陣痛,但日久之後,便會知曉其中好處。”

米琰愣了半晌,隻覺得自己的想法與之相距天差地別,明明是道不相同,又何必與他死死爭這口舌之利?

“簡直是一派胡言,一派胡言!”米琰氣的有些哆嗦,本來想指著朱運才的鼻子罵上一通,但終究是放棄了這種衝動,冷哼一聲拂袖而去。朱運才望著米琰怒氣衝衝的背影,不由得搖頭苦笑,他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已奇謀偉論立足,在鎮虜侯麵前他又算得什麼呢?

而現在看來,他的這一寶算是押對了。

果不其然,次日一早,鎮虜侯召集眾將開會,當眾宣布了他的決定,這讓在場的所有中高級將校都大吃一驚,有人第一反應是要立即勸阻,有人則是興奮不已,暗暗喝彩,終於又可以跟著鎮虜侯征戰沙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