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海寇再現(1 / 2)

連日來送往南京的軍報竟沒一個有勝利的消息,南京城百官們幾乎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隻要有快馬進入南京城,便又提心吊膽起來,沒準又有了壞消息。到了此時此刻,幾位尚書們再也生不起限製李信的念頭,他們隻希望李信趕緊將新兵都練好,隻要不使戰火蔓延到將江南,一切都好說。

可是戰火離南京還遠嗎?蕪湖已經落入黃梅賊的手中,南京以西所能憑借的隻剩下了建陽。若建陽再失,此地到南京朝發夕至,還有什麼再能阻止戰火燒到南京城下?

李信初聽洛陽失陷,福王被李自成烹殺的消息後,反而十分平靜。該來的總會來,隻不過比他熟悉的曆史提前了半年了而已。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李自成將在崇禎十四年的正月攻陷洛陽,烹殺福王。此前,在朝廷的邸報裏都,河南的局勢已經相對穩定,而且楊嗣昌也準備向山東方向攻略,希冀在盧象升抵達山東之前,使山東的局勢大有改觀。

不過李信的這個判斷顯然是根據邸報所言而產生的。而今從洛陽失陷,福王被烹殺的事實來看,楊嗣昌此前報給朝廷的軍報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謊報的,恐怕都是個未知之數了。

這幾日一直與李信在一處操持三衛軍新軍的陳文柄就沒有那麼淡定了,洛陽畢竟不是普通的小城,如今說陷落就陷落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不言而喻。尤其使南直隸明軍本就已經低落到極點的民心士氣,愈發的低落了。

“唉,局麵敗壞至此,還能再挽回了嗎?”

陳文柄長長的歎息了一聲,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悲觀與失望。李信並沒有回答他,因為如果局勢按照既有的曆史發展,敗壞的局麵不但無法挽回,還敗壞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隻不過事到如今,幾個關鍵人物和原本曆史軌跡產生了偏移,那些決定大明王朝生死的重要事件能否發生也成了未知數。比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此時不知在塞北草原哪個部落裏隱姓埋名呢!還有多爾袞,他也並未如願以償的擊敗各個對手,獨掌攝政大權。與之恰恰相反的是,由於攻略遼西的失敗,不論禮親王代善還是睿親王多爾袞,其聲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改變雖然多,可在李信的統計中,這些不但沒能起到正麵作用,反而使某些曆史事件加速了,而且這些都是對明朝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件。

壞消息接二連三,就在洛陽陷落的消息傳到南京三日後,江北再次送來了軍報,領兵在廬州的何騰蛟兵敗,其本人也不知所終。總兵賀成則臨陣殉國!擊敗了何騰蛟的革左五營趁勢長驅直入,橫掃廬州之後大舉又衝進了和州。

和州與應天府已經隻有一江之隔,戰火距離南京又進了一步。整個南京上上下下都彌漫著一種悲觀絕望的情緒

為了鼓舞人心,孫鉁帶病檢閱了三衛軍征募的新軍,雖然訓練了才十幾天的功夫,一眾新兵們方陣隊列倒也走的有模有樣。孫鉁在家生子的攙扶下,走了一圈之後就已經累的氣喘籲籲,便到帳中休息一陣,然後繼續他未完成的視察。

“兵練得好!要盡快可以上陣殺敵?而今天下形勢急轉直下,咱們在南京如果不早做籌謀,等戰火真的燒到了南京,那就什麼都來不及了。”說到此處,孫鉁歎了口氣,然後又搖搖頭,苦笑道:“戰火已經燒到江對岸了。與南京也就隔了條江而已。我就不明白,楊閣部兵強馬壯,又捷報頻傳,怎麼一夜之間,說敗就敗了呢?邸報上不是說李自成已經被感到了湖廣北部的大山裏去了嗎?怎麼一夜之間又回到了洛陽》唉……”

念頭紛雜,就像一團亂麻一樣堵在孫鉁的心裏,可有些話不說出來,就如鯁在喉。

“就實際而言,楊閣部是有才能的。可兵事卻絕非他所長,聖上將數省軍政交由他,而今看來是禍非福。”

孫鉁字字句句都在指責楊嗣昌,可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他對皇帝用人昏聵的不滿。這在李信的印象裏是極為少見的,他不由得說道:“盧象升帶著新募集的昌平軍已經趕奔山東,製藥山東問題解決,大運河南北交通恢複,局麵說不定會好轉。”

孫鉁苦笑道:“你不用安慰我,天下局勢現在成了什麼鬼樣子,我心裏還不清楚嗎?隻是,隻是沒想到敗壞成這個德行!”他的情緒有些激動,右手顫抖的在大腿上拍著,隻是因為身體虛弱拍在大腿上連聲音都沒那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