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變化陡起(2 / 2)

何洛會令戈什哈喊話,讓他們投降倒戈,便可以保住性命,否則一刻之後便會下令進攻 ,屆時將殺的他們片甲不留。

無奈之下,明軍決定放下武器保命,他們按照何洛會的要求,紛紛將武器集中在一處,然後蹲在當場,忐忑不安的等候清軍接收。豈知等來的卻是更大的厄運。

何洛會眼見著明軍中計,怒笑兩聲之後便斷然下令。

“殺!殺的一個不留!”

他早就在洪承疇處積攢了不小的火氣,更為可恨的是,到現在還不知明軍主將姓甚名誰,正好有明軍撞了上來,便將之做了泄憤的對象。可憐這些明軍與滿清周旋了數月之久,居然在最後放下了武器,但最終還是沒能拜托了人頭落地的命運。

當滿清騎兵加速衝入放下武器的明軍之中時,便如狼群入羊群,刀刀見血肉,肢體橫飛,慘叫咒罵混成一團,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千餘明軍一個不剩全部斃命。

整個河灘上血流成河,幾至將河水也染的血紅一片。

“割下首級,回去向禮親王請賞去!”

何洛會抹了一把滿臉的血水,怪笑一聲,下令將所有明軍首級割了帶回去請賞。

很快,何洛會大敗騷擾後路明軍的消息就傳遍了清軍大營,誰都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章京居然一戰而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堆在營門前數千明軍首級壘成的高堆甚為可怖,但卻也將他的勝利煌煌然擺在了眾人麵前。

圖賴和瓦克達沒能做到的事,何洛會做到了。瓦克達能力不顯,自不必說,但圖賴可是軍中宿將,雖然名氣不夠響亮,但勇武過人卻是不爭的事實,相比較之下,竟再沒人敢請示何洛會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家夥。

何洛會大勝也出乎代善的意料之外,他很高興自己低估了此人的能力。當然,從另一個角度出發來看,等於他又挖掘出一位用兵之才。

代善高調的犒賞了何洛會與隨軍出戰的所有甲兵,並鄭重許諾,一旦班師還朝,必會向大汗為期請賞進爵。

後顧之憂已除,代善自以為可以全力攻略山海關。可壞消息卻是又傳了過來,與那股明軍殘兵相比,這則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

“甚?海船都被燒了?在何處被燒?”

代善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明軍想要燒了大清軍的海船豈會如此容易,他甚至懷疑這是明軍用的亂其軍心之計。但接二連三的告急文書跟著那名斥候緊隨而至,便由不得他不相信。

最終消息得到證實,八成以上的海船在三河口被一股突襲而至的明軍放火燒了個幹幹淨淨,海路運送補給物資的通路從今天起便斷了。

如此,李信所占據的錦州就切切實實的成為了代善的眼中釘,肉中刺。他現在麵臨的選擇隻有一個,那就是拿下錦州,保證後路無憂。

可是眼見著對山海關的攻略就要見成效了,代善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所以大軍回師這一條路走不通,那麼隻能派一偏師且做試探。於是,新近耀眼的軍中明星何洛會便再一次進入代善的視線。

不如由此人前去,說不定還會有驚喜呢!

……

錦州,孫鉁滿臉憂慮,“隻怕代善不肯輕易放棄山海關,隻派一偏師前來。若沒有朝廷做後盾,咱們在此處是無法持久的。”

眼下對於三衛軍最後的結果是,速戰速決,盡快解決遼東戰事。

更何況,陸九在遼陽傳回了消息,他們在團山堡一帶打了一場慘烈的大仗,損失不輕,海森堡更是身受重傷,請求撤回錦州,否則便有難以為繼的危險。

李信同意了陸九的請求,同時一種不詳的預感升騰而起,繞在心頭。

清軍突然變的強硬起來,結果隻能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內部已經發生了某種不為自己所知的變化,或許這種變化正在發酵膨脹,正在脫離自己預計的軌道。

李信預感到,留給自己在遼西錦州可以閃轉騰挪的時間不多了,很快自己腳下這座城池或許就會成為,一場大戰的中心。

“二公子,當務之急是與山海關取得聯係,將你我商議的策略告知閣老,如此才能盡最大可能挽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