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多爾袞提出立葉布舒為皇帝這件事是沒有十足把握的,畢竟葉布舒的母家實力太過孱弱,比起遍布後宮的諸多蒙古後妃,差了不是一點半點,比如那永福宮的莊妃就有皇後和其母家蒙古科爾沁部的支持,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兵有兵。關鍵時刻是可以出大力的,況且還有兩黃旗的那些權貴們,基本上也在皇後的授意下取得了一致,全力支持福臨奪取皇帝之位。
多爾袞提出了葉布舒這個即位的人選,反倒是讓他的母妃顏紮氏在宮中備受白眼欺淩,更有甚者,直接便有兩黃旗的將軍們提出來要繞開多爾袞直接讓福臨登基,使之成為即成事實,到時候誰再反對就是造反。
不過永福宮中的莊妃,布木布泰不是這等魯莽之輩,深知如果無法取得多爾袞的諒解,就無法明證言順,安穩的做這皇帝之位。但好在八旗之中有兩黃旗的鼎力支持,身後又有東蒙古諸部倚重為靠山。多爾袞就算想要強也要考慮一下後果,大不了現在雙方是個僵持局麵,別看他手中有一萬多大軍,在盛京占據了優勢,最終還是少數幾個權貴的意思決定了皇位的歸屬。
那麼,現在所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收攏那些遊離於兩麵之間的皇族人物,比如那態度一直曖昧不明的禮親王代善,按照代善以往的脾氣秉性是萬萬不會來爭這皇位的,但是也為其如此,他支持誰,誰幾乎就可以穩穩的登上皇位。布木布泰深思熟慮之下,決定派心腹去與之詳談,一定要將其爭取過來。
多爾袞一直與代善在一起,相必他班師之前定然會與之達成了某種協定,想要打破他們之間的協定,就要做出更多的讓步和妥協。不過相對於皇位來說,這都不是問題,隻要福臨能順利登上皇位,就算把代善一家都封了王也未嚐不可。
最終這個重任落在了兩黃旗的索尼身上,此人雖不是皇族,但卻對皇太極中心耿耿,一心一意支持福臨登基做皇帝。當莊妃將他秘密找來,交代了這個任務的時候,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但時局瞬息萬變,莊妃布木布泰打算先與多爾袞虛與委蛇,拖延時間。豈料就在這等關鍵時刻,遼陽方麵傳來了溜巴黎加急軍報。明軍居然已經突入到大清的腹地,莊妃布木布泰果真不是個簡單的女人,心神劇震之下很快就恢複了平靜,他敏銳的意識到多爾袞一定會借機生事。果不其然,多爾袞的態度再次強硬起來,居然獅子大開口,提出了她根本就不可能答應的要求。
莊妃本想置之不理,但她顯然低估了局勢的不利境地,京中很多權貴都在遼陽一帶有土地莊子,門人奴才不計其數,可謂是財產甚巨,如果置之不理損失可想而知。
於是這些權貴們率先坐不住了,紛紛要求朝廷為他們主持公道。莊妃在關鍵時刻召集兩黃旗的權貴們進行安撫,同時表態,讓他們放寬心,朝廷會盡快派兵平亂。
但是京中所有人都知道,大清多年來與明朝攻戰一直是勝多敗少,以至於上下都養成了極度蔑視明朝的習慣,出兵便傾巢而動,家裏並沒有多少甲兵,維持治安的也不過是當地村屯裏兵壯。而此次山海關攻防戰,幾乎出動了滿蒙漢八旗的全部甲兵,盛京現在真真是無兵可派。總不能將那幾千的守城甲兵也派了出去,如此誰來守盛京?
也為其如此,才讓明軍鑽了這大空子。
於是在京的所有親王貝子將軍們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由誰出兵迎擊明軍,最終多爾袞眾望所歸。不過,多爾袞卻在這個時候稱病不出了,一萬多兩白旗的精銳甲兵在盛京城外安營紮寨,對此事似乎半分都不著急。
不過形勢不等人,遼陽的軍報雪片一樣飛來盛京,周圍的堡寨一個又一個被攻陷,滿人全部殺掉,漢人全部割去右手拇指,總之所過之處幾乎是雞犬不寧,片甲不留,留下的也是那些成為了廢人的奴才們。
莊妃布木布泰終於坐不住了,因此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她準備親自出城去見多爾袞,要求他派兵去對付那些南朝的調亮小鬼。如果八旗甲兵但凡有一旗在此聽從調遣,她現在何至於如此捉襟見肘。奈何用兵便如下棋,棋差一招便處處被動挨打,更何況還差了不是一招半招。
盛京城中,夜幕降臨,一乘小轎在數十巴圖魯的護衛下悄悄出了皇宮,又一路出了城去,直奔多爾袞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