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請君入甕?(2 / 2)

遠離後方,補給不暢,漠南蒙古方麵雖然負責他們的糧草,但近幾日的補給卻都在急速減少,很明顯草原上也早就捉襟見肘。此前李信打的旗號是前來和談,誰知到了以後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大將軍用兵一掃以往的幹脆利落,果決狠辣,幾次遊移不定,甚至還在這錦州城下白白耗了數日。

就如眼下這錦州城,就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是李信卻力排眾議,決定攻取錦州城,入城休息睡大覺,大魚大肉。

在李信的堅持下,三衛軍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將錦州城內清軍孱弱之兵打的雞飛狗跳,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在隆隆炮火中,錦州城落入了三衛軍之手,城中的殘兵紛紛投降。

令李信失望的是,錦州這座遼西重鎮中的糧草補給早就被滿清劫掠一空,裏麵僅有為數不多的糧食,雖然不多,但也足夠三衛軍再堅持個十天半月,總算是聊勝於無。

可是攻下錦州後,三衛軍上下並沒有得勝的喜悅,甚至一個個都憂心忡忡。他們不明白,大將軍因何對這錦州城情有獨鍾,圍城打援失敗之後,居然打算占據此地,似乎要與滿清長期對峙一般。

夜色漸深,已經恢複了理智與自信的米琰來到李信的屋中,室內牛油大蠟撲撲亂跳,兩個人的影子也隨之映在牆上,變幻著各種奇異之極的造型。

“大將軍!”

“計劃馬上就要實施了,如何,可有信心?”

米琰赧然道:“多虧大將軍之言,如醍醐灌頂,振聾發聵,米琰定然不會再讓大將軍失望!”

……

山海關外清軍行營,驟聞錦州陷落,身為清軍主將的多爾袞不但沒有難過,反而大喜過望。豫親王多鐸抱怨道:“十四哥高興的是不是有點早了,李信那南蠻子詭計多端,不管如何他打下了錦州就等於間接斷了咱們這十幾萬大軍的後路和補給線,若是……”

“多鐸啊多鐸,沒聽過漢人有句話麼,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敢斷大清軍的後路,就叫大清軍打的他全軍覆沒!”

其實多爾袞也沒想到李信居然真的就打下了錦州,就實而言打下錦州對李信和他的三衛軍有百害而無一利,其實他最好的選擇是放棄所有目標,撤回蒙古草原,離開遼西。隻有如此,才能免於陷入被大清軍兩麵夾擊的可能。

但是,李信偏偏卻選擇了一條不歸路,進了錦州也就等於跳進了坑裏,成了甕中之鱉。如果所料不差,盛京方麵在這一兩日之內必然會組織好一支大軍,掃清占據錦州的三衛軍。

到時候,多爾袞再派出一支偏師前後夾擊,用漢人的話講,他就算是大羅金仙也插翅難逃。

多鐸又不合時宜的開始掃興,“不瞞你說,這心裏總覺得不踏實,萬一,我是說萬一那狡詐如兔的南蠻子李信,再出什麼花花腸子,萬一……萬一再重蹈了高陽城外的覆轍……”

他對李信實在是不放心,不過最終多爾袞還是說服了他,舉出了李信現在所麵臨的窘境,糧草匱乏,孤軍深入,而大清軍卻是在家門口作戰,豈有失敗的道理?

實際上,李信已經一步步滑向了深淵,滑向了他早就為其挖好的無底深淵。

“還要在李信的後背上狠狠踹一腳,他不是進了錦州城嗎?那麼咱們就拖住他,可以與之談判,一直拖到他難逃漫天大網,就算幡然醒悟也悔之晚矣,到時不愁此人不降!”

多鐸端起了杯子正要喝水,被多爾袞一句話驚的噴了出去。

“十四哥還沒放棄收了這南蠻子的心思?”

多爾袞卻笑道:“人才難得,人才難得。還有那個叫米琰的年輕人,雖然比起李信來嫩了不少,可也是少有的人才,是塊璞玉,是塊可造之材!”

想起那日米琰在軍帳中失魂落魄卻又強作鎮定的樣子,不覺失笑,此人的一舉一動早就將他的內心出賣,而李信的底牌也就此被他出賣的幹幹淨淨。

忽有戈什哈稟報:“有人求見主子!”

“誰?”

“自稱米琰,之前來過的那位……”

戈什哈言語中帶著不屑,顯然上一次米琰糟糕的表現也落在了他的眼裏。多爾袞似笑非笑,看著多鐸,又指著帳外。

“如何?漢人有句話說的好啊,說曹操,曹操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