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指向寧武(1 / 2)

第三日早上,圖爾格覺得之如此幹耗似乎有點太過作假,不如就像魯先生那樣,也演一出真戲假做的大戲。打定主意以後便開始點兵,不過這次可不能再用上回壞事的蒙古八旗,而是重新調集麾下的漢軍旗,三令五申交代下去,隻可佯攻不準破城。

平靜了多日的真露城外終於又喧囂了起來,戰鼓陣陣,號角頻頻。休息多日的漢軍士兵早就恢複了體力,排著密密麻麻的陣形,雄赳赳氣昂昂的直殺奔那座殘破不堪的小城堡。

十幾架雲梯被熟練的搭上了城牆,漢軍士兵們小心翼翼的攀著梯子向上爬去,不過預想中的箭矢、落石和滾木都沒落下來,迎擊他們的除了夏季早上還不甚幹熱的微風。

如洪水一樣的漢軍旗士兵魚貫上城,他們視線所及之處沒有一個站出來抵抗的士兵,所有人隻能在城牆上不停的遊走,尋找可供殺戮發泄的目標,但方圓不過二三裏的小城牆繞了一周下來竟然連個鬼影子都沒有。除了城樓上隨風無精打采來回晃蕩的風燈,以及那已經破爛不堪的明軍戰旗,登上城頭的漢軍旗士兵簡直懷疑這座小城堡是否還在明軍的控製之中。

氣勢如虹的喊殺戛然而止,遠處正攏目觀戰的圖爾格也意識到了城上的情況,忙派了人去詢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得到的答案卻讓圖爾格抑或叢生,他該怎麼辦?難道這些人已經放棄了抵抗,自己主動撤出的計劃失敗了?

如果城中的明軍放棄抵抗,想必也瞞不過那南蠻李信的耳目吧?如此一來魯先生圍城打援之計豈不要落空?不過既然事已至此,就必須先調查清楚城裏究竟發生了何事?總不能不明不白的幹坐圍城吧,必須將城中明軍的動向掌握在手中。

要不讓自家漢軍假扮明軍,來個瞞天過海?不過圖爾格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南蠻李信豈能如此愚蠢,輕易的就上了鉤呢?

得到軍令的漢軍旗派出了一小隊士兵下了城牆,進入城內探查情況。他們從城門開始到城中衙署、校場,能夠藏人可借此依托反抗的位置,一路小心都搜索了個遍卻一無所獲。

“什麼?城中連個鬼影子都沒有?不可能,再探再報!”

那傳訊的軍中小校想再分辯幾句,但是看到圖爾格已經慍怒的表情,又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他在冰雹此事之前就已經親自進城去檢查過,已經十分肯定,城中殘餘的明軍已經憑空不見消失了。但是,礙於圖爾格固山額真的權威,他這些漢人出身的軍中旗丁門,根本就沒有發言權,一個不小心觸了黴頭,掉腦袋受刑都是常有之事。

於是,漢軍旗又裝模作樣的進行了一次更大範圍的搜索,結果仍舊一無所獲,這回圖爾格由不得不相信,立即令人打開鎮虜衛城城門,率部進程親自一探究竟。得到的答案果然如此前一模一樣,這夥人竟然憑空消失了?

這不符合常理,城中的明軍殘兵都是活生生的人,又沒有三頭六臂,還能插翅飛了出去不成?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確已經不見了。

就在圖爾格左右危難之際,有探馬斥候來報,於雁河上遊一帶發現了入口的商隊,請示該如何處理。

滿清雖然對明朝開戰,對商人卻異常的寬容,輕易不會劫掠他們。但是,眼下正是交戰的敏感時刻,他決定先派人去盤問一番,然後再做決定。不過由於鎮虜衛的戰事,他心煩意亂之下又決定親自去看看,被幾個部下好說歹說才給攔下了。

這支商隊來自盛京,憑的是禮親王所開據路引,商隊的執事亦對答如流,一切都十分正常,沒有半分可疑之處。但是圖爾格從來不相信巧合,直覺告訴他,這支在如此關鍵時刻突然出現的商隊,一定有所圖謀。

就在圖爾格的反複猶豫之中,這支商隊很快南下而去,雖然一種不詳的預感仍舊徘徊於心頭,但這些人顯然對鎮虜衛這場攻防戰不甚關心,他隻好安慰自己,隻要這些人不是南蠻李信的探子便好,其餘的想多了也於事無補。

城外立馬,圖爾格回頭瞥了一眼,這座已經失去意義的城堡,明軍戰旗像敗絮一樣搖搖晃晃飄落下來。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圖爾格的腦中成型,既然鎮虜衛城已經失去了意義,那麼他就去找一個可以替代鎮虜衛城的地方,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想到這裏,圖爾格隻覺神清氣爽,一掃之前沮喪鬱悶之氣,“拿地圖來!”

當即就有家奴就地攤開了明朝黃河以北的地圖,這牛皮紙地圖其實就是由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界限,圈圈點點標注出州縣的重要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