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臨危出兵(2 / 2)

那日蘇於圪兒海竟然又召集了聯軍潰兵殘部,將人馬組織起來,與突擊猛進的烏珠穆沁部的騎兵展開了激戰。由此才緊急向下水海營地求援,請求聯盟和李信盡快派遣援兵救援,否則便有可能支撐不住,而徹底崩潰。

這則消息無疑又給眾人心中吃了定心丸,有了那日蘇所部的聯軍來消耗烏珠穆沁部的銳氣,他們這三萬大軍一經趕到,將攜猛虎下山,鷹隼撲食之威勢,試問漠南草原上能夠在久戰之後再與之一戰的人,恐怕還未出生呢。

部落聯盟中上至土默特部的巴圖,下至隻有幾百人的小部落,大大小小百十個頭頭腦腦紛紛當即便請準李信出兵。對此,張石頭則委婉的表達了他的反對意見,有一則隱憂除了三衛軍內部,其他蒙古諸部幾乎無人知曉,那就是在圪兒海大雨時,輔兵出現的失誤導致七成以上的火藥浸水失效,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將之曬幹,重新研磨成顆粒,更何況這是絕頂軍事機密,不可能在蒙古人的眼皮子底下明晃晃的去做。

所以,由鎮虜衛城起行的這一批物資對於三衛軍來說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聯盟諸部落的頭頭腦腦們對張石頭委婉的說辭卻另有理解,臆測此人擺明了就是推諉。

“大將軍都答應了出兵,你一個營官能做了大將軍的主?可莫要戲言,圪兒海有成千上萬的部落兄弟在眼巴巴的等著咱們呢,非要等到兩日後,恐怕大軍也隻能為他們收屍了!”

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無所顧忌的對張石頭發起了聲討,隨之蒙古包中的頭頭腦腦們都紛紛加入了聲討的行列。他們其實是怕李信一意堅持按計劃出兵,畢竟誰都不清楚那日蘇重新集結的潰兵裏有多少自家的部眾,都想著盡快剛過去,能救下一個是一個,草原上與牛羊金銀相比,最值錢的其實是丁口,有了丁口才能將部落武裝起來,如此部落才有了自保或者爭霸的本錢,去搶草場,搶牛羊,搶人口。

而人口的增加可不像牛羊一般,有一兩年便足以,那是需要至少十五年以上的一個漫長過程。隻有了解了這一點,才能夠體會到,聯盟中諸部的頭頭腦腦們心中的焦急是多麼的不可阻擋。

程銘九趕緊站出來替張石頭打圓場,“諸位,諸位,張兄弟說話有不周之處還請見諒,諸位的擔憂大將軍十分感同身受,但是……”

這種車軲轆話,顯然不能滿足蒙古包中眾人的急切之情,立即便有人高聲道:“請大將軍直言,咱們大軍幾時動身?”

被打斷的程銘九尷尬的看了眼李信,對於蒙古各部正在醞釀的急迫情緒,他也沒轍了,隻好請李信決斷。

李信得到消息的一開始就已經下定了立即出兵的決心,他之所以沒有立即表態,是想看看各方的表現,也好對這些人的脾氣秉性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將來與這些人打交道的日子還長著呢……

李信站起身來,雙手虛壓,示意在座諸位安靜,然後一把抽出了身邊的雁翎刀,刀光於眾人眼前一閃,唰的一聲便以一個極為匪夷所思的姿態脫出李信之手,最後狠狠的插在地上。

眾人被驚得半晌沒緩過神來,不清楚李信於此時亮刀究竟是何意,頓時之間,蒙古包內鴉雀無聲,隻有雁翎刀的刀身在以一種極快的頻率,輕微的左右顫動著。

“今夜,大軍出兵,救我聯盟兄弟!”

此言一出,整個蒙古包中眾人呆了一瞬才猛然醒悟,大將軍這是要出兵了。驟然間,蒙古包中歡聲雷動,他們吸取了前幾次開會的經驗,每有喜事便以鼓掌慶賀,氣氛竟在瞬間點燃,於驟然間變的熱烈至極。

喧囂的興奮之聲直持續了相當長時間才堪堪淡了下去,李信當即分派任務,留下達日阿赤擔負留守下水海營地的重任,畢竟所有部落的老婦幼都在此地,萬萬不容有失。其餘人馬則在集結完畢之後於淩晨時分開拔,火把組成的長龍於夜間蜿蜒迤邐十數裏,遠遠望去,甚為壯觀。

有人向李信質疑,如此大張旗鼓於夜間打著火把行軍,不等於將聯軍的行蹤告知那些烏珠穆沁部的探子了嗎?

李信則明確表示,“就是要讓他們知道聯軍來了,洗幹淨脖子,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