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半渡而擊(2 / 2)

隻是對方騎兵頃刻即至,並沒有留給他們過多的時間思考,紛紛本能的高擎起馬刀應戰。土默特部不愧是漠南四大部落之一,能夠在眾多部落之中占據一席之地也不是浪得虛名,靠的便是部落裏的勇士。對方騎兵便如奔騰的洪流一般轟然撞了上來,立即變激起陣陣血染的浪花,戰馬嘶鳴,勇士呼喝,慘叫……

盡管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土默特部的騎兵還是成功的拖住了烏珠穆沁部的偷襲。

看著源源不斷烏珠穆沁部的騎兵,那日蘇越發心驚肉跳,雙方的實力相差無幾,對方竟然也有近萬的規模,在這種被動的局麵之下似乎是敗多而勝少。

但是局勢已然如此,他隻能耐心的等待,等待依然分成左右兩部的後續人嗎,成功的切入烏珠穆沁部的兩翼,到時候戰場局勢必然瞬間扭轉,誰勝誰負便有了更多的變數。

對方騎兵並沒有使用蒙古人傳統的騎射,而是用最原始的方式,試圖以大軍的突然性,以及強大的衝擊力,一鼓作氣而將聯軍衝垮。可是很顯然,對方的主將輕視了聯軍的實力,反而使己方陷入膠著之中,從而抵消了一部分優勢。

對方主將當也不是庸人,衝擊受阻便立即令餘部人馬即時轉向,兜了個圈子奔土默特部勇士的側翼而來,一切動作變換的行雲流水,毫無阻滯之感,果真是一支不可多見強軍。

那日蘇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忽熱特部也是支小部落,他一直率領著自己部眾們生存與各大部落的夾縫之中,這些年從未指揮抑或是參加過如此大規模的戰鬥,此時此刻支撐著他的是當年曾跟隨林丹老汗四處征戰的閱曆,他苦苦支撐著,忍受著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麵。兩翼的騎兵遲遲未到,再如此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恐怕以土默特部為中堅力量的前部人馬就有可能崩潰。

忽然,那日蘇瞧見對方戰馬衝陣之中,赫然有一個衣服華貴紅袍黃帽的大喇嘛,身邊精騎環繞,一眼可知是這支騎兵的高級將領,看身後旗子的規模且有八成便是主將。

一個大膽的想法,從那日蘇的腦中蹦了出來,常聽人說,漢人有句話叫做“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自己何不也效仿一下,來個險中求活?

“忽熱特部的勇士們隨我來”說罷,抖韁緊夾馬腹,當先竄了出去。自家首領發話,勇士們當然趨之若鶩,一往無前的隨之衝入敵陣之中。

在那日蘇的帶領下,忽熱特部的數百勇士成一條帶狀,像一柄利劍狠狠的插向了烏珠穆沁部的心髒。對方很快也注意到了那日蘇和他玩了命一般的部眾,精騎紛紛阻攔,大喇嘛趕忙撥馬後撤。

奇襲失敗,大喇嘛與忽熱特部勇士的距離越拉越遠,從五十步直拉開到近百步,四麵八方圍過來的烏珠穆沁部騎兵越來越多。那日蘇的鋌而走險不但沒有成功,反而陷入了險境難以脫身。絕望之下他抽出背上騎弓,搭箭瞄準了正在迅速遠離自己的大喇嘛一連三箭拋射出去,便向老天祈禱起來。

蒙古騎弓有效射程不過六十餘步,三箭連射出去,還能不失準頭,是他臂力的極限。在近百步的距離上,能否命中目標隻能盡人事聽天命。第一支箭果然落空,隨之第二支箭也落空了,那日蘇的一顆心髒懸到了嗓子眼,最後一箭不中,就徹底完蛋了。

於喧囂的戰場之上,那日蘇似乎聽到了一聲殺豬般的慘叫,他眼睜睜的看著第三支輕箭沒入了那大喇嘛的胸腹之間。大喇嘛胖大的身軀於蒙古馬上搖晃了兩下,終於失去了重心跌落於草地之上。

圍攻忽熱特部的騎兵頓時便慌了神,趕忙收縮陣腳,又急急去查探大喇嘛的傷情。那日蘇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不但沒有後退,反而立即命令麾下勇士展開戰線趁勢掩殺過去。

那日蘇打了這麼多年的大小惡仗,將騎兵當作步兵來用還是頭一遭。這個大喇嘛顯然是烏珠穆沁部極為重要的人物,此人的落馬給他們造成了不小的騷亂,甚至連前沿陣腳都有了動搖的跡象。

那日蘇哪裏還敢再猶豫,立即命人吹響了全力反擊的號角,“嗚嗚”之聲頓時響徹戰場上空,聯軍勇士們揮起鮮血淋漓的馬刀,催動戰馬,發起了試圖衝破對方的戰線的全力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