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影無蹤(2 / 2)

那麼擄走郡主和大多數輔兵的蒙古韃子就未必是宣府鎮那一股,有極大的可能便是眼下由延慶懷來南下的這一股。很顯然,他們在南下的途中襲擊並搶掠了輔兵。想到此處,李信興奮起來,既然得知了這股韃子的基本行進路線,他們攜帶了輔兵營的物資以及押解著上千輔兵,行進速度肯定不快。

如此,三衛軍隻須沿著這條行進路線直往南去,十之七八便可逮到這股蒙古韃子。

但是李信的一腔希望很快就落空了,他們急行軍一直進了蔚州境內都沒見到半點蒙古韃子以及所路走輔兵的影子。而蔚州境內的衛所堡寨安然無恙,證明了蒙古韃子沒有繼續南下。期間遇到山間的樵夫,則指指點點說是見到一群騎馬的凶神惡煞押解著一群紅衣人往西去了。

通過樵夫的描述,這像極了三衛軍的輔兵營。

此處往西就是懷安衛,可在半路上他們卻發現了一些不詳之處。那就是輔兵的物資被遺棄在半路,並且被燒的連渣都沒剩下多少。隻剩下了一些沒燒幹淨的大車,以及一些已經碳化的屍體。這讓整個三衛軍的情緒都為之緊張,李信的心裏也愈發的起來。好在屍體的數目不多,隻有幾十具,但想辨認他們的身份已經不可能。

得到這個消息並不是他們奔波的終結,當三衛軍向西拖著不疲憊的軀體來到懷安衛南部的順聖川東城時,才發覺這座堡城還好好的掌握在明軍手中。

盡管難以置信,李信不得不承認,他們失去了韃子的線索。這也讓他十分惱火,宣府就巴掌大的地方,居然連一支韃子人馬都找不到。

明明就有線索擺在眼前,可隨著線索一路追索過去,不是發覺撲空,就是有極大的可能走錯了路。他忽然覺得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牽著三衛軍的鼻子在不斷的前進,而這一點,或許正是牽線那頭所要達到的目的。

想到此處,李信猛然一震,他突然意識到,懷安衛再往西就是三衛軍賴以起家的地方,鎮虜衛!

難道蒙古韃子搶了宣府以後還要去搶大同府的三衛不成?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三衛即鎮虜衛、陽和衛、高山衛被李信經營了一冬,囤積了大量的財貨物資,這些東西最是能吸引韃子的目光。可另一個疑問又冒了出來,既然韃子急需物資,為何又舍得燒掉了從三衛軍輔兵手中奪來的物資?

難不成再繼續向西回三衛去?此時此刻,李信的思路也淩亂了,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孔有德來了。

“被人家牽著鼻子走這可不是李將軍的風格呦!”

麵對孔有德的揶揄,李信不得不承認,他自領兵以來還是第一次被人牽著鼻子走。

“嘿!其實這也怪不得將軍,所謂關心則亂,若是孔某也有個如花似玉的郡主媳婦被韃子擄走了,也會方寸大亂的,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李信沒閑心和孔有德逗悶子,正想開口將他攆出去,誰知這貨第三句話就進入正題了。

“韃子如何來的還得如何出去,咱們不如去邊牆根上守著,他們總離不開這邊牆上的十幾個口子出去……”

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與其被牽著鼻子徒勞奔波,不如以逸待勞,還可以借機休整一下已經體力透支的軍卒們。

有了應對之法,李信心情大好,便誇了孔有德一句。

“嗯,總算說了句人話!”

……

某處山穀中,林立著數不清的如匪如賊,披頭結辮的胡衣漢子。一片空地上則擠滿了狼狽至極的俘虜們,其間不時傳來痛苦的呻吟聲與不耐煩的咒罵聲。

一個四十多歲的精瘦漢子虛弱的坐在地上,身邊圍坐著幾名軍卒。

“鎮撫大人,這,這何時才是個頭啊!”

那被稱作鎮撫的精瘦漢子剛想斥責,卻歎了口氣:“總之尋了機會,咱們便分散逃出去,能多逃出去一個,便多逃出去一個。”

他嘴上強撐著,其實心裏早就絕望了,不是對時局的絕望,而是對自身的絕望,身為大明臣子豈能受這俘虜之辱,若不是新樂郡主在此,若不是要留下來護著她周全,恐怕早就自殺殉節了。

再看那似乎沒心沒肺的郡主,她還兀自的樂觀無比。

“大將軍肯定會率領麾下大軍來救咱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