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封壇拜將(2 / 2)

楊嗣昌一怒之下想要斷了賀人龍的糧草,可是兩萬大軍在他手上,又豈是賭氣說斷就斷的,萬一鬧了兵變,於朝廷又是一大禍患。

左右為難之際,李信的書信到了真定,在得知三衛軍取得大捷,克複太原以及周邊重鎮的消息之後,楊嗣昌急怒攻心,差點又吐了血。克複太原之功的分量太重,在“十麵張網,中心開花”的設計裏,最後出麵收拾殘局,收複太原城的是他楊嗣昌本人。而中心開花那條計策則是為李信量身打造以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誰曾想居然讓他立下如此大功。

楊嗣昌躺在病榻之上隻能徒勞的興歎,李信那小子命太硬,自己克製不住,而李信背後的孫承宗……想到孫承宗,纏綿病榻的楊嗣昌不禁老淚縱橫,想來此生都無緣擊敗這個強勁的對手了。

往日間的雄心壯誌在心中一一閃過,陡然間他便下定了決心,既然山西事定,他留在北直隸已經沒有意義,賀人龍陽奉陰違不敢南渡黃河,那麼他楊嗣昌親自領兵南下,以解開封之圍。

當流賊掘了黃河大堤的奏報放在大明天子朱由檢的禦案之上時,距離掘堤已經過去了近半月。

文華殿上這位登基已經十二載的皇帝當著所有重臣的麵痛哭流涕,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是哭這因黃河決口而將死難的數十萬百姓,還是哭這大明江山的命運多舛,亦或是哭他本不是亡國之君,奈何這天下已現亡國之象。

痛哭不止的朱由檢最後竟然在文華殿上當場暈厥過去,將一眾老臣嚇的頓時都魂飛天外。好在他並無大礙,到了晚間才悠悠醒轉,睜開眼後第一件事便又是流淚不止。

皇帝如此身心憔悴,看的周皇後心疼不已,想寬慰幾句,卻是無從下口。她明白自家夫君 這心病不是幾句話能夠治好的,除非,除非心病還須心藥來醫治。

可是又有誰能送來這心藥呢?

“皇上,該喝藥了!”

周皇後溫言細語,親自端了藥來。朱由檢在外庭,在外臣麵前勉勵強作精神,隻有回到這方寸溫柔鄉之中,才能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朕喝了這藥,也不會好,不喝也罷!”

“良藥苦口,喝了總會有起色……”

周皇後說到此處停住了,因為她聽到了帷帳外悉悉索索的聲音,她明白這是外邊朝臣的奏疏通過王承恩遞了進來,而且還是很緊要的,不可不看的奏疏。因為她之前剛剛吩咐過王承恩,若是無關緊要的就不要來打攪皇上。

這王承恩向來將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他既然來了,便是非看不可。

周皇後幽幽的歎了口氣,轉身出去,果見王承恩於宮女在說著甚麼。

王承恩見到周皇後出來,趕緊行禮,又雙手捧上一方木匣。

“皇後娘娘,這是八百裏急遞!”

周皇後伸手接過木匣,淡淡的道:“下去吧!”

朱由檢顯然聽到了王承恩的聲音,隔著帷帳虛弱的問道:“皇後,可是王承恩?”

周皇後又輕歎了一口氣,回到帷帳裏,將木匣放在朱由檢麵前。

“八百裏急遞!”

看著放在錦緞棉被上的木匣,朱由檢伸手摩挲了好一陣,終於像下定決心一般將之打開。揭開封口,將密報抽出,才看了幾行,隻見他的麵色突然變的潮紅,整個人似乎也興奮起來,到最後幹脆赤著腳下了床榻,快速的在地上來回踱著步子。

周皇後眼睛一亮,夫君有如此反映,當不是壞消息。

果然,朱由檢大笑三聲,聲音洪亮,此前病態竟一掃而空。

“好一個李信,朕果真沒看錯他!”

周皇後已經不止一次從夫君口中聽到李信這個名字,好奇的在那密報上掃了幾眼,不由得驚訝的長大了嘴唇。

“太原克複了?”

朱由檢用力點點頭,“恩,這是高時明的密報,不會錯的!還有一個好消息,朕的那位族叔,晉王並沒有殉國!”

同時指點那密報,“皇後,這就是朕的良藥!”

“朕現在就要擬旨,朕要讓他不滿三十就封壇拜將!”

周皇後親自伺候著將筆墨紙硯準備妥當,隻見朱由檢提起朱筆,遊走如龍蛇,他每寫一個字周皇後便念出一個字。

“……李信,拜征西前將軍,佩將軍印,充任山西鎮總兵,加封五軍都督府指揮儉事,兼任三衛總兵,理山西大同災民事……”

隻是朱由檢擬的中旨剛被送到內閣,晉王又給他出了一道大大的難題,導致這份本應循例通過的中旨竟然難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