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無形大網(1 / 2)

是夜,位於汾水穀地的太原城籠罩在一片黑暗與幽寂之中,城上點點燈火搖曳,伴隨著陣陣刁鬥聲,更顯肅殺蕭瑟,仿似一場災禍正在隱隱醞釀之中。此時的太原城並不是綿延一千餘年的那座晉陽古城,早在北宋初年宋太宗記恨北漢憑借堅城誓死抵抗,在破城之後就將其徹底焚毀付之一炬。

但這片汾水穀地天生就是一片形勝之地,新治榆次並非會要,宋太宗隻好又命大將潘美在晉陽廢墟以北三十裏處興建新城,即是眼下這座太原城的雛形。時至明朝初年,由於太祖三子朱棢屏蕃於此,又重新擴建,到了崇禎年間,太原外城周圍二十四裏,高三丈五尺,內城周圍五裏有餘,晉王府便在其中。舉目黃河以北,除了大明京師,再沒一座城池的規模雄偉能及得上此城。

經曆鼠疫之災與流賊之禍後,這座九邊第一重鎮已經奄奄一息。百姓們大都在鼠疫泛濫中悲慘的死去,流賊占城之後,雖然充實了城中人口卻阻擋不了這座城的頹敗。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市再不複見,川流不息的騾馬商隊亦沒了蹤影,留給這座大城的隻剩下了無邊的死寂與混亂。

劉國能的中軍大營就設在外城中迎澤門裏一片燒毀的白地之上,入夜之後烏雲驟起,空氣憋悶異常,他在榻上輾轉反側也無法入睡,便穿戴整齊之後決定去城外巡營。

原來,劉國能在奮發圖強之後,大舉招募災民為闖軍,由於有了“殺土豪,分田地”的口號,災民們趨之若鶩,竟然招募十萬又十萬,除了派出北上取紫荊關的大軍以外,太原城中亦分駐近十萬人馬,但流賊畢竟軍紀敗壞,大批流賊湧入的後果就是,城中燒殺搶掠亂成一片,不僅原有的所剩無幾的百姓遭了秧,就連新進移駐城中的流賊家屬也跟著遭了秧。

一時之間,太原城中烏煙瘴氣,劉國能最終聽取了智囊劉文起的建議,將新招募的六萬人分四營,分駐太原外城四門之外。如此,既解決了城中混亂的問題,同時大軍屏蔽在外,又增強了太原城的城防。

在劉文起的規劃中,隻要北上大軍出了紫荊關,劉國能就該立即盡起太原之兵,出井陘與楊嗣昌決戰,隻要一戰擊敗此人,那麼闖軍必然如蛟龍入海,自此以後在大明河北之地再無對手。

此計甚合劉國能的思路,一路冒險急進,一路穩紮穩打,當真是進可攻退可守。就是在這種焦急的等待之中,他迎來了這個前所未有的悶熱之夜。

出了迎澤門與南關城,夜色中落眼盡是綿延的營寨,點點風燈閃爍其中,雖然了無生氣卻是比之從前一片混亂規矩了不知多少倍。劉國能輕裝簡從,到了轅門外竟然還沒見有人出來盤問阻止,不由得大為不滿,如果有官軍偷襲也這般狀態,還了得了!

好在片刻之後便有賊兵發現了轅門外的異動,一眼就瞧見了外邊的幾十騎鬼鬼祟祟。

“站住,幹什麼的?軍營重地,閑人免進!”

劉國能身邊立即有親兵喝道:“瞎了狗眼,沒見闖王駕到麼?”

親兵想的簡單,闖王親臨迎接來遲也就罷了,還說什麼閑人免進,真真是目中無人。

轅門裏的賊兵也是無奈,這五經半夜的,別說是闖王,就連他麾下的將軍們也不會不睡覺閑著沒事做,搞什麼巡營吧。沒準是官軍詭計。想到此處不禁陡然警醒,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夥人。

隻見當先為首之人,身形魁梧卻是一身的粗布短打衣裳,若不是被人前呼後擁著,和田間地頭的莊稼漢也沒甚區別,就這德行還敢冒充闖王?

他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判斷正確,於是計上心頭,衝身邊的賊兵連使顏色。這廝當是賊兵中的一個千戶,手下掌管著近千賊兵,決定來個甕中捉鱉。

賊兵吱呀呀幾聲將轅門隻打開了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

“非常時期,不敢轅門大開,請闖王見諒。”

劉國能還挺高興,這說明他們恪盡職守,沒有因為自己是闖王就搞特殊化,誰知他剛剛跟著親兵由轅門縫隙擠了進去,兩扇厚實的木門竟然咣當一聲重重的合上了。

“來呀,把這個冒充闖王的官軍探馬給老子綁了!”

劉國能的親兵不幹了,厲聲喊道:“闖王在此,你們誰敢動手?”

聞聽此言,賊兵頓時縮住了手腳,綁也不是,不綁也不是。

那千戶一指劉國能笑罵道:“就這莊稼漢還想冒充闖王,老子還是闖王他大伯呢!少廢話都給老子捆結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