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奇貨可居(2 / 2)

黃勝心下不耐煩,都到火燒眉毛的時候,父親是老糊塗了嗎,還有心情講故事,但又不得不回答,隻好猶疑的道:“父親是說奇貨可居的典故?”

老人鼻孔裏擠出了一絲幾乎微不可察的冷哼,眼皮驟然睜開,幹枯如樹枝一般的老手突然台了起來,手指虛劃著。

“豈不聞呂氏傾盡家財,才換來了子楚的傾囊相授,我兒如此器局,是要將那奇貨……咳……咳……奇貨……拱手讓人嗎?”這一聲說罷,就像是最後的呐喊一般,耗盡了他所剩無幾的氣力,樹枝般的老手又頹然跌落在床榻之上。

黃勝不笨也不傻,老人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他突然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陡然間慚愧的汗如雨下。父親沒有老糊塗,他在燃燒最後的生命,來指點黃家今後的命運走向。

一種使命感在黃勝的心頭油然而生,鼻子突然泛起了酸,眼前模糊一片,他的手搭在那正迅速流失熱量的老手上,心中默念著,黃勝不會讓父親失望的。

就在田複珍與郭師爺一籌莫展的時刻,城中富戶鄉紳們的態度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但紛紛同意隨三衛軍北上,而且無條件同意李信燒城毀城的計劃。

這讓兩個人莫名其妙,但形勢迫在眉睫,已經不是深究其中因由的時候,隻要城中百姓們同意隨軍北上,就算是完成任務了。與此同時,李信亦沒閑著,三千戰兵與五千輔兵已經集合完畢,火油等易燃之物也都準備好了,隻等城中百姓上路,便要一把火將代州城付之一炬。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當口,李信突然得著報信,黃家的掌舵人黃永發竟然去世了。這可給李信出了一道大大的難題,死者為大,古人最重視孝道,黃勝若是執意不走,恐怕這撤退的計劃又得橫生枝節。

此前黃勝在暗中使過一些小動作李信也不是不知道,隻是不知為何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又完全配合起來。就算退一萬步,黃家的掌舵人還是黃妸的父親,一旦處理不好,又如何對得起對他一往情深的黃妸?

李信頓覺頭大如鬥,說不得要去做黃勝這公子哥的思想工作,事急從權,隻好攜帶了老人遺體先北上再說。

誰知黃勝卻主動來見李信了,身旁還扶著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大帥,我黃家不能拖了後腿,家父生前有言,一切以大局為重!”

李信驚詫異常,這黃家大公子性格直率,一向對三衛軍頗有微辭,對他這一鎮的大帥也從不假以辭色。今兒轉了性,恐怕都是棺中老人的功勞。於是,整束衣冠,來到老人棺槨之前,鄭重的深深一揖到地。李信身後的諸位得力幹將也一一上前行禮。

至此,撤退已成定局。在黃勝的擔保下,城中百姓放棄了大部分家財,倉促出城。到了第二日黎明,代州城已經成為一座空城,李信亦帶著三衛軍將火油火藥等易燃物點燃之後撤了出來。

浩浩蕩蕩綿延十數裏的隊伍走出十數裏,身後遠處濃煙衝天,李信回頭遙望,心下唏噓不已。但是,留給流賊的將士一片廢墟,他們什麼都得不到,沒有人口,沒有補給。

果然,流賊大軍後腳趕到代州之時被眼前場景徹底驚傻了,流賊大將氣急敗壞,沒有代州城的糧食補給,他拿什麼供應大軍去進攻那紫荊關?在得知三衛軍護著滿城百姓倉皇北逃的消息之後,流賊大軍決定尾隨追擊,流賊們認定了隊伍中有他們急需的軍糧。

代州百姓們拖家帶口,行軍速度極慢,剛剛過了胡峪口李信就已經直覺不妙,通過遊騎的偵查,他已經得知了流賊大軍的動向,畢竟距離流賊大軍太近了,很難說流賊不在氣急敗壞之下進行追擊報複。

於是讓黃勝與田複珍一道去催促百姓們盡快速度,一麵將陸九的騎兵營派出去,一麵又令戰兵放慢行軍速度,由兩列行軍縱隊變幻為多列縱隊,以便在敵人突然襲擊之時,能夠快速的轉換為戰鬥隊形,組成方陣。

張石頭帶著擲彈兵營主動留在了隊伍最後的位置,擲彈兵營雖然在名義上是三衛軍中選拔出來的精銳,卻從未經曆過實戰的檢驗。因此,他主動留在最後,便是要為擲彈兵營爭一口氣。

可李信如何能舍得讓三衛軍的精銳輕易的就去當了炮灰?過了不久,隻見後方塵土飛揚,馬蹄踏地之聲急促而又響亮,一路北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