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吳山西進(2 / 2)

聽說李信親自去迎晉王的消息,吳山一連冷笑數聲,看來自己還是高看了這姓李的馬賊呢!似乎已經看到了此人的下場。不論如何,他的目標十分明確,那就是先下忻州,再去嵐縣將那不知是真是假的晉王活捉,倘若成真,這對大明朝的打擊當真是前所未有呢!

吳山兵不入太原城,直接北上,半路卻有故人來訪,正是那敗軍之將孔有德,這貨大敗之後一路逃回太原,可又不敢進城去複命,生怕劉國能借此將他斬了殺雞儆猴。正好吳山大軍途徑他藏身之地,便打算將先前借與吳山的賊兵要回來重新翻盤,奪回忻州。

吳山當即允諾,他這一戰便是來攻忻州的,隻要拿下忻州城功勞可以都歸孔有德,到時他則要領著全部人嗎西去擒殺晉王。孔有德當即同意了這個條件,能將收複忻州之功拱手想讓,且不說還是未知之數,但就這份厚道,也足夠他感激涕零一番的。

豈料吳山與孔有德抵達忻州之後,卻被眼前的景象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入眼處都是殘垣斷壁,城池上空煙霧繚繞,有幾處還若隱若現著火光,忻州城居然被李信給搗毀了!

收複之功轉瞬間就成了泡影,孔有德沮喪至極,吳山卻安慰他不必上火,既然李賊能搗毀忻州,便說明他自知以三衛軍的實力守不住此城,亦表明此人兵力不足,不足以和闖軍正麵抗衡,所以他們隻要與其正麵作戰,擊敗這支明軍的可能性將很大!

吳山之言孔有德亦覺得有道理,“如此說來,還須盡快往嵐縣去!若是晚了,再讓此賊溜走!”

嵐縣位於汾水上遊,屬鎮西衛,距離陝西神木已經不遠,往南是赤堅嶺,往北亦是崇山峻嶺。可以說既是個躲藏的好地方,又是個易被堵截的好地方。一旦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襲擊,一戰而擒殺晉王亦不是不可能,相比之下,區區李信反不足道了!

孔有德懷疑晉王在嵐縣這則消息的真實性,都說晉王在太原城破當夜自盡身亡,可究竟是誰都沒真正見到這位藩王的屍身。吳山對此早有準備,他的探馬斥候早就派了出去,反饋回來的消息讓他十分鼓舞,以嵐縣等地的異動,十有八九,的確住著一位大人物。再加上李信大軍一路西進的痕跡,這更落實了此前消息的真實性。

吳山沒有任何猶豫,兵貴神速,大軍連夜往西北而去。果然,剛過了沙婆嶺便遭遇了大股明軍的阻擊,吳山完全沒將他們放在眼裏,騎兵衝擊之下很快便崩潰四散,說到底是一群敗軍拚湊而成的士氣極低的烏合之眾,怎麼和他的黑甲鐵騎相比。隻有這支騎兵也是吳山賴以求生的本錢,其餘的賊兵步軍則是隨時都放棄掉的炮灰。以往在與明軍十數次周旋的關鍵時刻,隻要亮出這支騎兵,幾乎無往不利,無堅不摧!

這一回由於時間緊迫,吳山便直接拿出了王牌,以最短的時間解決戰鬥,生怕嵐縣情況有變,再一次陷入被明軍牽著鼻子走的尷尬境地。他堅信,隻要將李賊的明軍堵住,正麵對決之下,自己必然大獲全勝!以往的幾次戰鬥,雖然都是重拳出擊,卻每次都有一拳打空的感覺,十分不爽,所欠缺的不過是一個將之死死堵住的機會,現在有機會一雪前恥,又能穩拿擒殺晉王的大功,想起來便不由得一陣激動!

與清源一戰時一樣,吳山亦親自帶領黑甲騎兵先行一步,以防不測,步軍則隨之趕路。終於在天亮之前抵達嵐縣,嵐縣縣令聽聞流賊大軍已到嚇得連抵抗都不敢,便開城請降。這讓吳山大為失望,亦或是說大為憤怒,難道晉王還活著與李信西進的消息都是假的?

但那縣令的話很快便否定了吳山的猜測,晉王的確未死,也的確在嵐縣住過,卻於一日前匆匆帶著隨從離去,據他判斷應是往北去了,對於是否有一支明軍前來接應,這廝則語焉不詳,顯然是個糊塗官!

這等貨色留著也是禍害,吳山一刀砍下其首級,命人懸掛於城頭,以震懾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孔有德趕上來之後,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後,便埋怨吳山不該殺了嵐縣縣令,如此以來誰還敢投降於他?

吳山則不以為然,“殺他正是為了震懾宵小,你我馬上要北上,這裏自然不能分兵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