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臣一直覺得,自己不會看這部電影。原因很簡單,在人人上和WEIBO上都看到不少關於此片的感觸與評價,大抵不是覺得片子不好,而且自己落後他人,極有可能看得不痛快。
一切意外都來自緣分。今天能夠有幸看過這部溫馨的浪漫愛情片,並對此做出一些個人的評價,也是源於一個巧合。不論如何,葉秋臣許久不評論的小溫馨愛情片,今天也由於這個巧合,可以順勢拿出一些自己的態度來。
一直很欣賞湯唯的作品,諸如《晚秋》。其實對於《晚秋》這部片子,如果評論起來,要遠遠比這部《北京遇上西雅圖》來的痛快,至少分析結局就可以摞上好幾千的字兒。你要說內容吧,其實《北京遇上西雅圖》沒什麼深刻的內涵,如果在電影院裏麵看完,估計女孩會抹淚,男孩就會感慨票價不超所值。
女孩流淚是因為Frank的人品,男孩失望是因為電影的內涵不夠。
其實愛情片,需要講求什麼內涵嗎?
作為一部愛情片,如果拿其與《盜夢空間》與《致命魔術》之類作比較,恐怕也會有失偏頗吧?
葉秋臣一貫覺得同類型的片子拿出來作比較很靠譜,你若是非要將《肖申克的救贖》與之相比並且做出評分,葉秋臣倒是覺得不是電影本身有問題,而是評價者本身有些偏激了。所以在網上抨擊這部影片的觀眾們,既然一個電影帶給大家的是正能量,那麼也就不要計較它與大片的距離,隻欣賞這小浪漫便罷。
說及這裏,葉秋臣倒是不得不提一部近期很火的電影——《小時代》。不論是媒體報道,亦或是網絡上的態度傳播,幾乎都能看到極為兩極化的評論,好的那一方自然會說郭先生對於文學寫作的刻苦努力,壞的那一方大多都是抨擊作品的內涵問題。認為這部電影隻是浮於表麵化,缺少內裏實在的深刻含義。葉秋臣客觀評價一句,如果想看現實的片子,國內大把的官場電視劇,國外大把的美劇都可以看到,也許欣賞這部電影的觀眾本身也隻想看一個“小時代”,看看這四姐妹單純的友誼,再欣賞一下帥哥美女,也便足夠。內涵什麼的,其他電影足可以替代,一個“小時代”,又何必寫的那樣現實?
如果讓葉秋臣給《小時代》做個評價,葉秋臣不會用“爛片”兩字來形容,但也絕對不是葉秋臣推薦的電影範疇之內。看電影的需求者希望看到的,預期看到的,難道是一個官場化的“小時代”?既然供給與需求達不到統一,那麼兩方都存在問題。
若是非要用葉秋臣的話來評價《小時代》,隻簡單給出幾個字即可——內容一般的商業片。
我們將內容重新拽回《北京遇上西雅圖》,其實在電影當中,你可以無數次看到某銀行的信用卡,無限額度任你刷;你可以無數次看到某醫院,無數次聽到這個醫院有多麼“紅火”,當然,這都是廣告。不得不說,如果沒有這些廣告,可能葉秋臣覺得這部電影會更純粹一些,現在多了幾分商業的味道,反倒是有些反感了。但葉秋臣給予這部片子整體的評價還是積極正麵的,如果結局是Frank在西雅圖送走文佳佳,此片便戛然而止,那這部片子恐怕立刻從八分掉到六分,好在結局是Frank與文佳佳在帝國大廈頂層甜蜜牽手,否則恐怕都會累及上麵對《小時代》評價的負麵性。評論者本身就是主觀的存在,在影片中令葉秋臣印象最為深刻的評論者來自《料理鼠王》,那麼瘦尖的美食評論家。
每個評論者都是尖酸刻薄的,態度平庸的人不希望成為評論者,中庸的評論也無法帶給其他人積極或是消極的影響。評論者總是希望自己的評價能夠得到其他人的認可,葉秋臣也並不例外。
當然,依舊是葉秋臣說過的那句老話——美,是很主觀的。
老規矩,還是先評價一下影片中的重要角色——
Frank——
如果是了解葉秋臣的讀者,恐怕會吐槽這一評的人物順序,因為葉秋臣喜歡評價女主角。毫不隱瞞的說,除了多年前的《西遊記》,葉秋臣從沒看過吳秀波的作品,這是印象深刻的第一部。演員在葉秋臣不了解的程度上,是不做過多評論的,於是葉秋臣很想談談這個男主角,四十歲出頭的老男人。
估計大多數人評價Frank的詞兒都是——善良——當然,Frank很善良。但若是讓葉秋臣評價,恐怕“清醒”這詞兒更適合他。
清醒,當下的人們,有幾個能做到完全的清醒?混混沌沌的社會裏麵,生活著滿腦漿糊的我們。Frank的確一直都在讓步,但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為了家庭,為了女兒,他選擇拋棄國內名醫的身份,來到西雅圖做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