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晏這話說的客氣,也不足以打消太子對他的疑慮,畢竟他們所知道的籌碼不過是萬俟晏想對付長公主罷了。
但怎麼對付,想讓他幫忙做什麼,等等一係列的問題,萬俟晏都沒有提出來過,就像是免費在幫他做事情,隻等著時機成熟才提出什麼要求。
萬俟承淩不得不承認萬俟晏這個人並不好掌控,從一開始對他的輕視再到對他能力的肯定,而此時還產生了若有若無的顧忌。他需要打探到對方到底想讓他幫忙做什麼,得到的東西必須要在他付出的代價之內。
太子的沉默,萬俟晏好似不知道,他當著這兩個皇族的麵,若無其事的給沈銀秋夾菜,因為萬俟承淩他們身份的關係,沈銀秋都不敢怎麼動筷子,生怕她一個小小的舉動會打擾到他們。
等萬俟晏將她的盛菜的小碗都夾滿,夠她打發一段時候後,心裏也想出了對策,放下竹箸直視對麵的太子和四皇子道:“太子和四皇子隻知曉在下的身體一直以來都不樂觀,所以對於謀權的事實在是無意涉及,停留在京也隻是想報點私仇,在能力範圍之內幫上太子一些小忙也算是為百姓謀安康,除此之外,未來幾年隻想帶著內人四處遊山玩水,而這一前提是國泰民安,我希望,太子不會讓眾天下百姓失望。”
這已經很直白了,萬俟晏支持太子登基的心。
三皇子確實能力出眾,但他太過暴戾,如今不過是礙於聖上還在王位所以尚且能壓抑本性,但如果讓三皇子登基後,可想而知,日後會發生什麼動蕩。
而太子看著溫潤,心機卻不少,有四皇子這個武力傍身,大概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能更容易控製的住局勢。
當然萬俟晏不會承認,因為三皇子的生母和長公主關係不錯,所以他才選擇站在太子這邊。
萬俟承淩和四皇子聽了他的話,心裏微微詫異,如此肯定的說出來那就是站在他這派的了,但太子又不能隨意的使喚萬俟晏,說到感激,他也沒有多感激萬俟晏,對方不過是送了個好處給他。
且不論心裏怎麼想,他們對萬俟晏的他懷疑倒是放鬆了一點,三人舉起酒杯共飲,太子微微一笑道;“那本王就在此先謝過晏表弟了,人販子後續的事,本王一定會妥善處理好。”
萬俟晏也露出笑意,“太子客氣。”
沈銀秋低頭默默的品嚐著這鶴歸樓的菜肴,總歸是比外麵吃的美味太多。她雖然吃的津津有味,但也沒有錯過他們的交談內容。
兩人在不停的打著官腔,說著繞圈子的話也不嫌累。隻有四皇子跟她一樣,不存在似的沒有發出任何聲音。沈銀秋注意到他時不時的落幾筷子,顯然是把吃東西當做打發時間了。
沈銀秋想的雜嚼的也慢,感覺好不容易他們才安靜下來,太子又挑起了話題問道:“不知晏表弟回京之後有什麼打算?”
萬俟晏搖頭道:“暫無,等來使離開以後再說,敢問太子,辛子國的使者可到來?”
他還是記著波斯教的事,七年確實是夠一個強盛的國家恢複元氣,這一回他們又會怎麼出擊呢?
萬俟承淩對於他問起辛子國的事有些奇怪,辛子國一向是他們列入重點警惕的國家,不僅是因為鄰國、兵力相差不大,更因為這個國家對他國的覬覦從來都不遮掩,辛子國的生存環境沒有他們萬俟國的一半好,叢林居多,猛獸也多,但就是這些險惡的環境更加造就了他們勇猛的身體。
太子坦白道:“沒有,其他兩國使者均已到達,但辛子國的使者卻遲遲未出現。即使派去路上迎接也至今沒有接到人,離交流大會開始,還剩下七天時間。”
這七天時間如果對方還不出現,那麼就將趕不到場,交流大會缺席是一種宣戰的態度。四個國家最強勢的是萬俟國和辛子國,其餘兩個瓦剌族和巴爾國在人力物力兩個方麵都比不上,但也缺一不可。
為了維持這四國微妙的平衡,萬俟國沒有去攻打瓦剌和巴爾,也少不了去拉攏,存亡不過是一個小舉動之間的事情。
萬俟晏沉吟了一會,決定將辛子國的波斯教插手武林的事,告訴給萬俟承淩聽,“有件事需要告知太子,人販子這件事追溯到武林的全陽分教,而全陽分教被波斯教的人所控製,他們已經出手了。”
如果不是京中那個重臣的嫡子被拐走,皇上沒有下令給太子徹查這件事,萬俟晏也不會注意到這些,那麼全陽分教可能還會在波斯教人的控製下繼續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