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不爭(1 / 2)

想家便回家!此語聽到佛陀的耳裏,如雷灌嫣,他立腳怔住了,隻他成佛之後,從來不知道想家便回家,他隻知道要壓抑所有愛恨情仇,努力做到八戒,戒除人間所有情感,佛陀愣愣站在那裏,突然臉上又驚又喜,轉過了拐角,便看到一個白眉白須的老人,麵帶笑意,鶴發童顏,旁邊侍立一人,年過半百,粗壯老成。

佛陀連忙走過去,跪倒在地說:“幸甚,今日又得見夫子,實是天意,我心安慰,夫子可好?”

白眉白須的便是老子了,他笑嗬嗬地說:“起來罷,你既已成佛,千人跪萬人拜,不必對老夫行此大禮!”

佛陀又叩了一下首,方站起來說:“當日在菩提樹下得夫子點化,方把十幾年來不能了悟的悟道了,夫子所留來的咒語,弟子潛心修習,把咒語幻化成萬萬千千經文,皆得益於夫子,但請夫子到精舍一住,我還有好些話對夫子說。”

“哈哈哈,老夫眼光甚好,若是常人,咒語也就是咒語罷了,如何曉得把咒語幻化為千千萬萬經文,你是古今難得一見的智者,老夫這十幾年來沒有白費功夫。你有什麼話,現在便說了罷?老夫我不得閑了,老了,要歸家了!”老子大笑後,目注他眼前這位注定要創造曆史的佛陀,慈祥地說,這位當日瘦骨嶙峋的佛陀,現在麵容從容謙和,頭頂光環,有大師風範,將來他一定會惠及整個世界的,老子心裏非常安慰

“夫子,想家了便要回家?是否我們想什麼便做什麼?不控製凡心凡欲。如何能修悟成道?”佛陀恭敬問道。

老子一伸手,尹喜便扶住他,老子顫巍巍站起來,長笑道:“想笑便笑,想哭便哭,喜歡便是喜歡。恨便是恨,想歸家便歸家,順其自然,莫違本心,是為道也,尹喜。走,我們歸家。”便跨上青牛。悠悠然然地走了。

佛陀再次跪下,向老子消失的方向久久拜下,大弟子摩訶上前去扶他起來說:“師傅,此白眉老頭子是哪裏人?你如何能向這老頭子跪了一次又一次?”

佛陀喃喃說:“此夫子不是普通的老頭子,此夫子是天下人的夫子,亦是我的夫子。想回家便回家。順其自然,是為道也。”

弟子摩訶看見,向來都是從容淡定、慈光萬向的師傅。眼眸裏含著淚。

(現實生活中,智明睜開眼睛,圖像消失了,智明的眼睛看著空能,說:“佛陀得我道家老君點化成佛,把老君所給的咒語幻化成萬萬千千的經文,佛陀說此夫子是天下人的夫子,亦是我的夫子。空能大師,你可知道‘夫子’是什麼意思嗎?”

空能喟然長歎道:“‘夫子’便是‘師傅’之意,隻怪我太執著了,一直糾結於這個,其實,我現在明白了,我家佛陀從容大度,從不忌晦此事,勇於向他人學習,便是佛陀的寬大的胸襟呀,我等都曲解了佛陀之意,一味想掩蓋這一段曆史,莫若順其自然,自然便是大道,天道,是值得學習的。”

智明道:“是的,兩千年了,所有的佛教徒都想掩蓋這一段曆史,包括中國的佛教徒,以向他人學習為恥,笑話!中國有一本經書,叫《老子化胡經》記載的便是這一段曆史,老子西去,總共到了八十一個國家,度化了八十個國王和一個佛陀。”

智明停了停,眼睛盯著空能,說:“這個佛陀便是悉迦弁尼佛,《老子化胡經》在中國曆史上,曾經掀起巨大風波,其實我們老君最是淡泊之人,從不把這些名聲當成一回事,大師這幾年一直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地宮的出口那句‘道可道’,手書就是空能大師吧?老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不知道空能大師有沒有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