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0章 信(1 / 2)

待下屬們走後,房中隻有楚洛軒一人了。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原本嚴肅的神情逐漸鬆動,甚至露出了幾分笑意。

楚洛軒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張薄如蟬翼的絲帛,提筆寫道:“晴兒,展信佳……”

寫完自己想說的話,絲帛還空了一片,楚洛軒思索片刻,最後還是將自己今日的做法一並寫到了信中。

當晚,難民們暴動,不少糧草被人搶走,慕子程知曉了這件事,麵色鐵青,心中大怒。他將李知府罵了一通,再派人去調查,卻不得其果,慕子程隻能自認倒黴。好在被搶走的糧草隻是一部分,餘下的糧草,剛剛夠安撫南方眾多難民,不過這對於受災許久的難民而言,隻是杯水車薪罷了。

同時慕子程發現,南方的難民們情緒高漲,越發不將官府放在眼裏。聯係到難民暴動事件,他心中更是懷疑這背後有人從中作梗,鼓動難民。於是慕子程疑惑之下,派了不少人前去調查。

不過慕子程也沒忘記自己此次前來的任務,分析了眼前南方的災情,他與幕僚商量片刻,便決定去難民中尋找勞工,前去修築堤壩。不過此事隻靠他一人,自然是不能成什麼事。因而慕子程便派手下去李知府那,讓李知府組織難民前去修築堤壩。

原本打算大撈一筆的李知府,此時也是滿頭愁緒,隻一夜的時間,頭上白發又多了不少。如今聽了慕子程這個要求,他心中冷笑,麵上誠惶誠恐地應下了這件事,暗地裏卻是陽奉陰違,不將慕子程的話當做一回事。可慕子程盯得緊,李知府等知府們,不得不做些麵子上的事情來掩慕子程耳目,

於是,彭城,柳城等城鎮上,官府都貼了告示,讓難民來官府報到,但那告示上,卻未寫明薪酬如何。

有識字的難民將告示大聲念了出來,卻引得其他難民議論紛紛。攔下貼告示的府吏,問道:“大人,咱們去修築堤壩的酬勞如何算?”

“酬勞?”聞言府吏不屑地瞧了麵前這些難民一眼,見他們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模樣,麵上不屑之意更顯,不屑道:“能為你們修築堤壩,已是知府們仁慈了,你們還想要報酬?”

說著府吏便冷哼一聲,離開了人群。

隻餘下人群中嘰嘰喳喳的,開始議論這件事。

“這知府大人未免也太苛刻了!咱們費心費力,幹著這些累活,難道連頓飽飯也不讓咱們吃麼!”一個難民麵上露出忿忿之色,大聲在人群中說道。

聞言周圍的難民們紛紛出聲附和,此時又是一道聲音高聲響起:“不是說太子殿下親自來賑災了?怎麼不見他來賑災?”

“說不定,太子殿下正待在哪個溫軟香玉中,樂不思蜀呢!他們那樣不識人間疾苦的人物,如何知曉咱們的痛處!”

聞言,告示周圍的難民們你一句我一句,紛紛開始數落起慕子程的不是,直把他說成了一個不務實事,貪圖享樂的荒淫之人。

慕子程此次前來南方賑災,不過是為著能讓自己得了民心,不曾想這民心未得到,卻已在百姓口中留下了罵名。

由於官府的陽奉陰違,修築堤壩一事一波三折,總算是提上了日程。

可惜天公不作美,剛修築完堤壩,便又下了一場暴雨,洪水越發洶湧,剛剛修築好的堤壩,又被洪水衝垮了。

一時間,難民們又死傷不少,而同時,更多的難民湧入了彭城等未受洪水淹沒的城鎮。

瞧著難民人數越發多了,而糧倉空空如也,慕子程心中萬分焦急,卻也隻能寫信派人送去京城,問齊皇討要賑災所用的銀子。

遠在京城的賢親王府內,慕晴百無聊賴地從老太君處請安回來,隻覺得耳朵都快生繭子了。這幾日老太君,句句不離婚事,讓慕晴很是煩躁。

慕晴回到含芳院中,煩悶的心情隻漲不消,她瞧著院中開得燦爛的薔薇花,越發的思念楚洛軒了。

這段時日,令她不愉快的事情越來越多,而這些事,也不能剪影裁衣二人說,她隻能深埋心中,楚洛軒走後,她連個訴苦的人也沒有。

若是楚洛軒還在,那該多好……慕晴盯著眼前的薔薇花,蹙眉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