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風和日麗。每到這個季節,遊泰山觀日出的人便多了起來。
今年剛進三月,泰山上的遊客便比往年多了近兩倍。大相徑庭的是以前文人墨客居多,而這次武林人士占了七成之多。北少林、南武當、五嶽派、七大幫、牽機門、祭劍堂、太行十八寨等黑、白兩道的高手雲集此處,泰山腳下上百家客棧已是人滿為患。
原來,“金刀鐵掌”秦桓和“金鉤銀劃”丁汝舟將在本月中旬決鬥於泰山之巔。
“流雲飛袖天外仙,五十弦翻花不眠。九九歸一斷腸劍,慈悲為懷淚潸然”。十年前,華山論雄,天外仙、琴魔、鬼殺、慈悲大師四大絕世高人泰山之巔激鬥二天二夜,無字碑下排定座次。排名第一的天外仙司徒日月淡出江湖,十幾年來神龍見首不見尾。其次的琴魔花不眠,定居蓬萊仙島,苦研武學。最後一名的慈悲大師了然,修身少林寺,從未邁出山門一步。倒是名列第三的鬼殺齊七,一把“相思劍”橫掃江湖。“祭斷堂,一炷香,鬼殺笑,人斷腸”。十幾年來,祭劍堂勢力稱霸大江南北,門下弟子遍布天下。齊七還與朝廷權臣蔡京、童貫等輩勾結,魚肉百姓、殺戮義士,陷害忠良,在江湖上掀起一場場血雨腥風,令武林誌士恨之如骨。為了與齊七抗衡,江湖武林誌士欲選出一位盟主。眾望所歸,呼聲最高的便是丁汝舟。幾年來,他帶領太行山十八寨的漢子們,殺貪官、除汙吏,劫富濟貧,替天行道。而且他武藝超群,一對金鉤罕逢敵手,是新近崛起武林的翹首,譽稱“北俠”。
江湖上的這些舉動,引起了宋徽宗趙佶的恐慌不安。這位剛剛登基不到一年的皇帝,與丁汝舟曾有過私怨。九年前,還是端王的他因一張字畫,便以“造逆”的罪名將其嶽父判了個斬立決。十八萬禁軍教頭丁汝舟恚憤之下,夜闖端王府,勇挫三大虎賁士衛,投刀留簡,嚇得趙佶三魂去了兩魂半,迫不得己對其嶽父網開一麵,改判為千裏流配。這件事兒知情的人雖不多,但卻一直是趙佶的一決心病,在很長時間裏他都惶惶不可終日。為了阻撓南、北武林推舉丁汝舟做盟主,趙佶和他的心腹大臣們積心處慮,密謀了一明一暗兩條妙計。明裏讓名震九重的京城總捕頭秦桓向丁汝舟挑戰。暗處則讓齊七動用祭劍堂門下弟子,冒丁汝舟之名,對名門正派公然殺戮行逆,汙其北俠聲名,挑起江湖各大門派的事端,使之成為眾矢之的。
轟動江湖的泰山之巔對決,是蔡京門下的幕僚們精心策劃的一石二鳥之計。秦桓不僅是江湖武林近幾年來脫穎而出的新秀,譽稱“南捕”,與“北俠”齊名,而且還是少林、武當兩派的掛名弟子。秦、丁之爭,他用的便是這個身份。如果勝了,丁汝舟便無顏做盟主;如果輸了,將大大損害少林、武當的聲威,齊七再在暗中推波助瀾,整個江湖便會卷入腥風血雨的門派之爭中。泰山之戰,就是沒有朝廷的暗中參與,也是舉足輕重。秦桓身後是少林、武當等名門正派,而丁汝舟身後則是黃河兩岸,大江南北所有的武林誌士。
華山掌門“紫氣東來”方恨水來了,丐幫幫門“生不逢時”逄大有來了,風月樓樓主“花好月圓”上官夫人也來了······武當掌門的兩位師叔“武當雙絕”也悄悄下山,少林寺武僧院首席長老,十年沒出寺門的“慈悲大師”了然也出動了。
三月十五日,北俠南捕決戰於泰山之巔,使整個江湖沸騰了。
夕陽如火,鬆林如帶,瀑濤如煙,巨石如鐵。一七旬老僧,身披木棉袈裟,銀須飄飄,慈眉善目,他雙手合什停在胸前,雙膝盤坐在巨石上一動不動。老僧對麵,一年輕書生,一襲藍衫,頭裹藍巾,濃目闊目,英氣逼人。他雙手合掌左上右下,盤放在雙膝上,與老僧一樣盤坐著一動不動。
兩人不知已坐了有多久,但見一隻老鴉盤旋飛過,半空灑下點點穢物。
老僧雙掌齊揮,兩股氣浪將灑向自身的穢物擊飛。看那書生,依然紋絲不動,任憑穢物灑了一身。
老僧唉聲歎道:“老衲輸了!”。
這個老僧,便是“慈悲大師”了然,那藍衫書生便是北俠丁汝舟。
為了阻止這場牽動整個武林的爭鬥,了然悄然離寺,密約丁汝舟於鬆林中,將三月十五日那場決鬥提前上演。隻不過將“武”鬥改為“文”鬥,靜坐不動,比拚定力、耐力、內力。想那少林“易筋經”,冠絕天下,而打坐又是出家人的必修功課。了然三歲便入少林,幾十年來心無旁騖,潛修武學,已具備一甲子半功力,放眼天下,隻有天外仙的“玄天功”才能與之抗衡。作為一個武林前輩,如果不是事關重大,他也不想占這個便宜,料想不到的是丁汝舟竟不假思索一口應允。
更讓了然暗暗吃驚的是靜坐了三天三夜,丁汝舟仍然氣閑若定,看不出半點疲態。倒是他讓一隻烏鴉擾亂了陣腳。木棉袈裟乃少林鎮寺之寶,容不得半點玷汙,迫不得已之下隻好出手。
丁汝舟暗叫一聲“慚愧”。如果不是那隻烏鴉無意間助了一臂之力,再堅持到天黑,他便要認輸了。三天三日的打坐,看似平靜,實則已耗盡了他所有的精力和耐力,而且內力後勁也越來越淡。
丁汝舟緩緩站起身來,呼了一口長氣,鬆開四肢,麵對了然拱手拱腰長拜數次。了然一臉迷惑,飄然而起,單掌拱讓道:“丁施主,何必多禮”。
丁汝舟笑得有些尷尬,想不到自己的藏拙,竟騙過了這位高僧。原來,漫長的拚鬥讓他後力不濟,連說話也不能了。剛才的那些動作,是本門的秘宗運功之法。好在幾個拱拜後,內力又源源不斷地湧了上來。他尷尬之色隨即一掃而光,謙然道:“大師慈悲之心名不虛傳,晚輩贏得萬分僥幸,而且還占盡便宜”。
了然想不到自己憋在心裏的話,對方竟替他說了,不由一愣道:“打坐本是出家人必修之功,占便宜之人應該是我才對!”
“不!大師打坐時雙手拱立胸前,而我雙手放在膝上。即便我占了這天大的便宜,如果不是那隻烏鴉助了一臂之力,我還是要輸的!”。
了然歎服道:“丁施主虛懷若穀,勝不驕,敗不餒,北俠之稱果非沽名釣譽。不管怎樣,老衲還是輸了,甘願回答你三問!”
原來這次比鬥有約再先,丁汝舟輸了,便主動放棄兩日後的泰山之爭;了然輸了,便要回答對方提出的三個問題。
兩人複又盤膝而坐,丁汝舟開始發問,
“敢問大師,你的‘內筋經’、‘如來掌’、‘般若手’、‘獅子吼’”,少林四大絕學,足以與司徒日月的‘流雲劍’、‘飛袖手’、‘玄天功’、‘太白步’一決高低。琴魔、鬼殺絕非你的對手,十年前泰山論雄,無字碑下排定座次,大師為什麼卻屈居末席呢?”
“天下萬事離不開一個‘理字’,佛學講‘水到渠成’”。了然雙手合什,唱了一個諾道:“天外仙名重如山,主持正義,從不行不端之事,也不妄開殺戒,老僧是心服口服。琴魔、鬼殺也不敢貿然挑戰,第一的排名乃眾望所歸。倒是第二的座次懸念多多,爭得不可開交。琴魔和鬼殺激鬥兩天兩夜,難分伯仲,最後兩人施出了平生絕學‘五十弦翻迷魂術’和‘小鬼叫門’,鬥了個兩敗俱傷。琴魔用喪失二成功力的代價,勝了鬼殺半招。看到兩人已是筋疲力盡,琴魔三年之內也無法恢複功力,老衲不想討這個便宜,甘願名列末席”。
“晚輩鬥膽斷言,泰山論雄,天外仙勝在一個‘正’字上,而大師你卻敗在一個‘善’字上。就武學而論,正義之舉不可無,慈善之心不可取。不知大師有何高見?”丁汝舟問。
“好!這算你的第二問”。了然不假思索地說:“老衲對丁施主的高論不敢完全苟同。天外仙正氣凜然,讓琴魔和鬼殺不戰而退。老衲認為,古上最厲害的武功便是正義,這一點上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老衲雖輸在一個‘善’字上,但卻進一層悟透慈悲為懷的佛學真諦。所以說輸隻是表麵,而老衲心裏卻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