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人們生活的目的似乎都是為了得到:得到知識,得到學曆,得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得到金錢,得到名氣,得到愛情,等等。於是,為了得到,人們孜孜以求,甚至不惜以對身體的摧殘和感情的漠視為代價。

可問題在於,人們總是對已經得到的東西不滿足,當了科長就覬覦處長的職位,掙了三千想掙五千,買了房馬上就想有部車,剛買了輛捷達又會對身邊馳過的寶馬、奔馳垂涎三尺。人的欲望似乎沒有止境,而且總是遠遠超越於你追趕的腳步。

所以大家都感覺很累:為了得到,超負荷的運轉讓身體吃不消,亞健康、未老先衰、英年早逝等問題不期而至;為了更多地得到,不得不對複雜的人際關係疲於應付,精神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快樂離你漸去漸遠。

更為可悲的是,你越急於得到的東西,似乎離你越遙遠。於是有的人不擇手段,違法犯罪甚至殺人越貨。結果呢?隻能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為什麼不嚐試著停一下追趕欲望的腳步,在得到之餘,也試圖舍棄一些東西呢?

對物質生活的貪得無厭不該舍棄嗎?據調查,人的幸福感並不與金錢同步,適可而止、隨性隨緣,既有錢又有閑,或者雖然沒多少錢,但很享受閑適的生活,豈不更好?

好麵子的心態不該舍棄嗎?對許多人而言,麵子似乎是天大的事,為此不顧及自己的現狀。為了麵子,費盡心力去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到頭來害人害己。

消極的情緒不該舍棄嗎?有的人總是以敵視的態度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總感覺周圍的人在與他作對,所以他們要麼怨天尤人,要麼自暴自棄。他們自己不快樂,也不願看到別人快樂。

豈止是這些,我們有太多需要盤點和舍棄的東西。隻要你勇敢一點、大度一點,學會多舍棄,你會發現,原來曾經求而不能得的東西,也許會不求自來。

這就是舍棄與得到的辯證法,是每個人應該認真麵對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