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什麼是你成功的保證(1)(1 / 3)

對於你來說,你的過去或現在是什麼樣並不重要,你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隻有對你的未來懷有遠大的理想,否則你壓根就不會做成什麼大事,說不定還會一事無成。

一目標是成功的前提

據美國勞工部統計,每100個美國人當中,隻有3個人能在65歲時在經濟上獲得某種程度的無憂無慮。每100個65歲(或以上)的美國人當中,97個人隻有依賴他們每個月的社會保險支票才能生存。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聳人聽聞,你不禁要問,堂堂的美國怎麼會是這樣的呢?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美國夢的破滅呢?這是否表示通貨膨脹已失去了控製?是否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全麵控製了美國的能源供應,因而引起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

世界經濟狀況對美國的社會生活確實有影響。當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或者是當人工刺激經濟還處在複蘇階段的時候,美國人的生活是有些不盡人意。

然而,拿破侖·希爾則認為,還有一些主觀因素,它們和世界經濟等大的環境因素同等重要。

美國勞工部資料也同樣顯示,每100個從事高薪職業——例如律師、醫生——的美國人當中,隻有5個人活到65歲時不必依賴社會保險金。

你聽到這個統計數字後,是否會大吃一驚呢?

不管人們在自己最具生命力的年齡中獲得多少收入,也隻有如此少數幾個人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成就。

大多數人都幻想他們的生命是永恒不朽的。他們浪費金錢、時間以及精力,從事所謂的“消除緊張情緒”的活動,而不是去從事“實現目標”的活動。

大多數人每周辛勤工作,賺夠了錢,在周末把它們全部花掉。

大多數人希望命運之風把他們砍進某個富裕而又神秘的港口。

他們盼望著在未來的“某一天”退休,在“某地”——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如果你問他們將如何達到這個目標,他們肯定會回答說,一定會有“某種”方法的吧。

但是,上麵的數字卻告訴我們,竟然有這樣多的人無法實現他們的理想,那麼他們失敗的原因又在哪裏呢?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標。

有了目標才會成功。

目標是你所期望的成就與事業的真正動力。

目標比幻想好得多,因為它是可以實現的。

你如果沒有目標,對於你來說也就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自然你也就不可能采取任何有步驟的行動。

如果你沒有生活與事業的目標,你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理想的彼岸。

正如空氣對於生命的存在必不可少一樣,目標對於成功的達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沒有空氣,誰也不能夠存活;沒有目標,誰也不能夠成功。

所以,對於你想去的地方,你必須首先要有個清楚的範圍或者目標才行。

如果說某位先生能從周薪25美元的工作職位上,迅速升至某個部門經理,不久後又升任公司的董事長,那必定是他有目標隨時鞭策自己的緣故。

二將來的成就更重要

現在畢竟是現在,過去則早已成為過去,你的將來會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能比將來更重要的呢?

人們一般都知道,優秀的企業或組織都有10年至15年的長期目標。在這樣的企業或組織中,其決策或管理層總是在反省自己:“我們希望公司在10年後是什麼樣的呢?”他們總是按照這樣的想法來進行各項努力。對於他們來說,新的工廠並不是為了適應今天的需求,而是要滿足5年、10年以後的需要。各研究部門也是在針對10年或10年以後的產品進行研究和設計。

毫無疑問,你會從這樣的企業規劃與發展戰略中得到某種成功的啟示,那就是:你也應該計劃10年以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