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農家瑣事(2 / 2)

就這樣,楊昌發每天帶著短工去地裏,肖月跟楊小姑在家裏做飯。現在也已經快10月份了,要準備過冬的菜了。

肖月跟楊小姑這幾天除了做飯,剩下的時間就在曬菜幹了。

把茄子切成片,焯一下水,在太陽下曬幹即可。把豇豆煮熟後也在太陽下曬幹,把黃瓜醃成了酸黃瓜,冬日吃酸爽開胃。

菜幹曬好後都放進了倉房裏。

楊昌發也帶著短工忙碌了7天,終於把自家的地都收拾好了,秋收也就結束了。

秋後結束後,肖月就準備做醬料了,這次要一下子幹一個月的活,肖月也就把工錢給村裏人漲了漲,每個人5兩。

除了之前幹的人,又加了大堂嫂和二堂嫂和另外幾個女的,當然李嫂子沒來,她聽到這次有5兩銀子,心裏後悔的不行,要不是自己那天多嘴,這錢自己也能掙,但她是不會怪自己的,把仇記在了楊大伯娘和肖月的身上。

還是之前的那些活,剛剛秋收過後,村裏的人都把蠶豆跟黃豆賣給了醬料廠,畢竟價錢一樣,在自家門口賣掉也省事。

肖月的醬料廠要說誰受益,那最直接的肯定是臨水村的人,還有就是燒製壇子的呂家了。

這家人是跟臨水村隔著兩個村子的小寨村的,每次都是那家的男人和他兒子趕著牛車來送。

那家的男人是個豁達的人,每次見到楊昌發跟肖月都是笑嘻嘻的,偶爾還送一兩個小壇子給肖月他們。

相反他兒子就有些老實過頭了,每次看到人打過招呼之後就不啃聲了,問他話的時候倒是能答得上,不問就不出聲。不過倒是有把子力氣,隻比肖月小一歲,叫呂壯。

這次要用的壇子多,提前就給他們說好了,這幾天他們就慢慢的運了過來。

一大早,肖月就帶著村裏的眾人都來帶到了醬料廠,吳嬸站在門口等著她們,“月丫頭來了。”

肖月笑著說:“吳嬸,早呀!您這是在迎接我們?”

吳嬸說:“可不是,知道你們今天要來這裏做醬料,我這一大早就等著了。”

“吳嬸這可是嚇到我們了,我們來做活哪裏受得起呀!”說完還誇張地拍拍胸口。

吳嬸點了肖月的額頭一下,“你這丫頭呀!老婆子我上了年紀,平日裏也沒個人說話,可不是等你們來,人多也能熱鬧熱鬧。”

肖月笑著沒開口,吳嬸就跟著她們一起進去了。

這次的活雖多但人也是增多的,關鍵的保密步驟,肖月這次帶著自己的娘鄭氏、妹妹肖星一起做的,畢竟光靠自己一人還是慢了點。

鄭氏常年在鍋灶上幹活,調味、火候都不在話下,很快就掌握了。肖星雖說年紀小,但是人聰明學得也認真,很快也就上手了。

幾人正在裏麵幹活的時候,呂家送泡菜壇子來了。

肖月打招呼,“呂叔,來了。”

呂叔笑嗬嗬地說:“嗯,家裏有燒製好的,我就先送過來,你們先用著。”

肖月點頭,呂叔跟呂壯兩個人把帶來的壇子都搬進了房子裏就走了。臨走的時候,呂壯不經意地回頭看了肖星一眼。

肖月看到了心中一動,要是肖星嫁給呂壯的話也是不錯的,不過也不急,慢慢看看再說。

家裏有楊小姑,所以肖月也不擔心,隻專心的做著醬料。

一個月後才把醬料都做好了,沈俊淩就派人開始運到全國各地,果然不久之後,,這些醬料都在各地興起了,為此沈俊淩在每個地方專門開了一家醬料鋪子,醬料賣的越火,肖月賺的越多,有人也惦記上了醬料廠。

要說這人就是楊家的女婿趙鵬,醬料在鎮上突然興起,酒樓、大戶人家都開始用。

而且鎮上的醬料鋪子開張的那天,請了舞獅的隊伍,恰好趕上集會的日子,人群將鋪子圍得水泄不通。

為了加強效果在門口請大廚炒起了菜,那香味引得周圍的人都在咽口水,最後炒好的菜也分給看熱鬧的人,各個吃過之後都稱讚。

更有酒樓和大戶人家當場簽訂長期的供應協議,也有不少人雖不那樣財大氣粗,但也都買個一兩斤回家去。

醬料就這樣打出了名聲,生意自然也是好得不得了。

趙鵬身為楊家的女婿自然是知道臨水村醬料廠的事情,幾下一聯係也就明白了是自己媳婦娘家的弟妹帶著人做出來的。

他是那種有了好處就想著沾的人,看著醬料生意這麼紅火,他不動心才怪。這不回家跟著自己媳婦商量之後,兩個人馬上趕回了楊家,同時還給楊昌富送去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