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小姑的孩子對她不好。”
“我也不知道,我隻在小時候見過他們。”
“怎麼回事?”
“我是三歲的時候跟著爺爺住的,那時候小姑經常給爺爺捎東西回來,過年也會回來,我見過小姑的兒子。後來不知道是為什麼,小姑就沒有消息了,連爺爺去世小姑也沒有回來。”
肖月沉思著,“看來我們應該要去問問小姑,我總覺得小姑今天說的話給人不好的感覺。”
楊昌發點頭同意了。
搬進新家之後,二人在集市的時候準備去買雞仔、豬仔順便買輛牛車,他們要做生意,沒有牛車不方便,現在有了錢就準備買齊全了。
吃過飯,二人跟著肖老爹和鄭氏一塊去了鎮上。肖老爹會看牲口,買牛車就請他幫忙看,鄭氏是去買點布料棉花準備做棉被的,肖家自從做了豆芽生意後,一個月有快10兩銀子的收入,鄭氏的手頭也寬鬆了不少,她準備做幾床厚實的被子。
到了集市的時候,鄭氏去了布莊。肖老爹和楊昌發、肖月去了牲口市場。牲口市場在鎮上的偏僻的街道,氣味真是不好聞。
肖老爹帶著他們去到了賣牛的地方,仔細地看著每一頭牛,因為他們是買牛是拉車的,所以牛要有力氣。
肖月不懂怎麼挑選牛,肖老爹跟楊昌發倒是一路走一路說的,最後挑選了一頭一歲的牛。
肖老爹滿意地笑著說:“月兒,昌發,這隻牛好,你們看這牛體型健壯,四肢粗壯勻稱,皮毛光滑潤澤,眼睛有神,吃的也多,排便正常,不錯不錯,就這隻了。”楊昌發顯然也很滿意這隻牛點頭同意了。
牛的主人是個中年漢子,看到他們忙過來對著肖老爹說:“大叔,這隻牛不錯吧。”
肖老爹點頭,“不錯,你這牛怎麼賣的。”
那男子嗬嗬一笑,“大叔,這牛的價格你是知道的,都是15兩。”
肖老爹也是知道價格的,就對著楊昌發說:“行,昌發,這牛值這個價。”
肖月跟楊昌發也沒有意見,三人跟著牛的主人去到了衙門。這個時候是不允許私自宰殺牛的,買賣牛是需要去衙門開證明,方便統一管理。
去到衙門開過證明,把錢付給牛的主人。這頭牛就是肖月跟楊昌發的了,順便花了5兩銀子給牛配了牛車。
楊昌發趕著自家的牛車,三人準備去找鄭氏彙合,走到了路口,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路口被堵住了走不過,於是他們三人也就過去看看。
原來是管理牲口市場的官差在趕一個賣驢的人。官差凶巴巴地對賣驢的人說“快點走,看你的大脖子誰知道得了什麼病,這裏可都是牲口,要是染病了你賠得起嗎?”
賣驢的人可憐兮兮地說:“官差大哥,不會的,很多人都得過這個病。”
官差不屑的看了那個人一眼,“誰知道你的病跟別人的一樣不,趕緊走少廢話。”
官差一個勁地趕著人,那個賣驢子的人隻能拉著驢子走。肖月看到那個人的病,知道他得的是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病。這個時候的人不知道這是因為缺乏碘,隻看到大脖子就覺得這病很可怕。
肖月快走了幾步,“大叔,等等。”
那男子轉身看到肖月,“姑娘,什麼事呀!”
“大叔,你這病有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