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準備過新年(1 / 2)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轉眼就到年底。

吳氏的寶貝兒子楊昌富也回來了,他平時都在鎮上的學院上學,偶爾才會回來一兩天,這過年學院也就放假了。

他雖然放假了但整天的往鎮上跑,聽吳氏的話說是他跟著縣太爺去認識鎮上的有錢人,為了以後做官打關係。

馬上要過年了,臨水村家家戶戶也都忙了起來,就連小孩子都幫著幹些活,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

在臨水村有個過年的順口溜:“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殺年豬,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楊家沒有分家,肖月也就不用自己準備什麼,隻要在幹活的時候過去幫忙就行了。

祭灶神要用灶糖,肖月不會做就隻能燒火了,灶糖是李氏和林氏兩個人做的。

當然吳氏是負責監工的,她就坐在廚房門口看著三個兒媳婦做灶糖防止她們偷吃。

到了晚上楊老爺子帶著楊家的三個兒子一起在廚房裏祭灶神。

打掃房子也好辦,就各自掃自己的屋子。

吳氏這個時候也沒有叫幾個媳婦來掃是自己動手,因為在吳氏的屋子裏藏著錢、鑰匙、吃食等,她不願讓別人知道放這些東西的地方就隻能自己動手了。

李氏是囫圇地打掃完,就出門聊天了。

林氏則是閉著門在屋裏打掃,也不怕那些灰塵嗆到她。林氏這個人是個心思多的,她生怕楊家的其他人看到了他們三房屋裏的東西,整天關著自己屋子的門。

肖月跟楊昌發成親時他們的屋子剛清潔過的,屋裏還很幹淨,肖月就隻把東西都整理了一下象征性的收拾收拾。

磨豆腐那天是肖月做飯的日子,一大早吳氏就把泡好的黃豆給了她,讓她拿到村裏有磨坊的那家去磨成豆漿。村裏有磨坊的那家就是賣豆腐的,村裏人隻有過年的時候會做豆腐,平日裏吃的那麼一點兒都是從豆腐坊買。

豆腐坊是一戶姓陳的人家開的,這家人是一對30多歲的夫婦,村裏人都叫他們豆腐叔,豆腐嬸。兩人隻有一個兒子叫陳俊,平日裏他都趕著牛車到各處去賣豆腐,集會的時候去鎮上賣豆腐,這家人是村裏的有錢人。家裏去年剛蓋了新屋,一座漂亮的青磚房,用石頭圍的院牆,看起來整齊幹淨。前麵是豆腐坊後麵是住的地方,磨完豆子給5文錢就行。

肖月到的時候前麵沒有人,她就在門口喊人:“豆腐嬸,在嗎?”

“在呢,”隨著聲音豆腐嬸出來了滿臉是笑,係著圍裙,手上還拿著掃帚,“是昌發媳婦呀,來磨豆子。”

“嗯。豆腐嬸在掃屋子。”

“嗯,把院子後麵收拾一下,行了,你把豆子倒上去,我去把驢子趕過來。”

“好,謝謝嬸子了。”

“沒事沒事。”

肖月把豆子倒到了磨盤上,豆腐嬸把驢子牽了過來,在驢子的眼睛上蒙了塊布,驢子就開始繞著磨盤轉圈。肖月則跟豆腐嬸在聊天。

磨完之後肖月付了錢就提著豆漿回去了,豆腐是吳氏親自做的,因為這是過年時招待客人的菜,吳氏不放心幾個媳婦的手藝,每年都是她自己做,豆腐做好之後她都會端到自己的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