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宇宙(1 / 2)

宇宙是“時間無盡永前、空間無界永在、質量無限永有”的存在。

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麵構成的。而在宇宙的極早期,它誕生的10^-43(10的負43次方)秒內,它的直徑僅有10^-33厘米,含有豐富的十維空間,所有的空間維都平等地卷縮在一起。在那樣的空間中,宇宙的能量極高、溫度極高,所有五種基本力都融為一體。

但是,這樣高維度、高能量、高溫度的空間是極不穩定的,就像脹氣太多的氣球,於是大爆炸發生了。維度被解散、能量發散、溫度降低。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無限延伸開來,逐漸形成了如今一眾生靈都可感知的宇宙;而其中,有六維的空間則仍然卷縮在普朗克尺度(即10^-33厘米)以內,還有一個第11維度的膜將三維空間,即四維時空(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包裹隔離。

當宇宙處在10^32K這樣極高的溫度(比太陽的溫度高10^26倍)時,真空力、引力與其他大統一力分離開來,真空力、引力隨著宇宙的膨脹而不斷延伸成長,其中以真空力之最,幾乎遍布整個宇宙,堪比暗能量。隨著宇宙進一步脹大和冷卻,其它三種力也開始破裂,強相互作用力和弱—電力剝離開來。

當宇宙產生10^-9秒之後,它的溫度降低到了10^15K,這時弱—電力破缺為電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在這一溫度,所有五種力都已相互分離,宇宙成了由自由誇克、輕子和光子組成的一鍋“湯”。稍後,隨著宇宙進一步冷卻,誇克組合成質子和中子。它們最終形成原子核。在宇宙產生3分鍾後,穩定的原子核開始形成。

當大爆炸發生30萬年後,最早的原子問世。宇宙的溫度降至3000K,氫原子可以形成,其不至於由碰撞而破裂。此時,宇宙終於變得透明,光可以傳播數光年而不被吸收。

在大爆炸發生數十億至100億年後,宇宙驚人的不對稱,破缺致使5種力彼此間有驚人的差異,這亦是宇宙的演變史,隨著宇宙的漸漸冷卻,力將解除相互的糾纏,逐步分離出來。首先引力破裂出來,然後強相互作用力,接著弱力,最後隻有電磁力保持不破缺。

道星天地,是道星天地一眾生靈生活的天地,亦是其生活的宇宙,更是一層可以隨意拉伸的膜,也可以稱為三維空間,在別的地方也有一層膜,可以說是其他的宇宙,也是三維空間,亦是星魂掌控的天地。當中的空隙,是四維空間,在某種未知力,某種宇宙規則(有可能是暗能量)的作用下,兩層膜以極慢的速度緩慢接近,當膜接觸後,相互碰撞,可能合二為一,可能相互撞開,可能……,但不管結果如何,動能轉化為熱能,熱能開始緩慢在膜上散開,宇宙中的萬物生靈都會受到打擊,當然這都是在沒有其他外力幹涉下。

以道星天地、太虛天地,拉拇齊星群等幾個星魂天地,宇宙中的小宇宙為例,一但他們知道對方本體的所在,便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去催動自身掌控的天地,瞬間直襲對方天地。

道星天地眾生中,以星靈與洪荒神獸為高維生物。星靈與洪荒神獸,皆從星魂殘靈殘念開始,星靈之本體,神獸之本體皆以存在,而其星靈種子,是林雲以高維度空間的能力,斷了原星靈某一點發展的無限可能性,最終才能演變成如今,這點亦是那些靈根不可及的。若非那些洪荒神獸初現之時,是先天靈氣時代,如今早已道神九重巔峰,準備證得古道,甚至已證得古道。

0維(以人常識理解)

0維:沒有長寬高,單純的一個點,如奇點(一個無限小的點)。

一維(以人常識理解)

一維空間隻有長度。

二維(以人常識理解)

二維空間平麵世界,隻有長度和寬度。

三維(以人常識理解)

三維空間長寬高立體世界,以人肉眼親身感覺到看到的世界,三維空間是點的位置由三個坐標決定的空間。客觀存在的現實空間就是三維空間,具有長、寬、高三種度量。數學、物理等學科中引進的多維空間概念,是在三維空間基礎上所作的科學抽象。

四維

四維空間一個時空的概念日常生活所提及的“四維空間”,大多數都是指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中提及的“四維時空”概念。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時空的關係,是在空間的架構上比普通三維空間的長、寬、高三條軸外又加了一條時間軸,而這條時間的軸是一條虛數值的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