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人才爭論(1 / 2)

早上剛上班,廖天明就打發秘書馬勇過來叫王清華,肯定是要問到承過視察的情況。王清華就略微準備了一下,跟馬勇一塊過去了。

廖天明靠在院子裏,笑眯眯地玩著遊龍八卦掌,見王清華進來了,就坐直了,伸手給王清華讓了位置,也不說話,隻是看著王清華。王清華就知道,廖天明這是讓自己開始。廖天明就是這樣,總是愛玩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把戲,他覺得下麵的人應該能體會到他的意圖,不需要他說過多的話。

王清華在廖天明的桌子上瞟了一眼,發現廖天明的麵前還是一份稿子,上麵是用紅筆密密麻麻修改的字跡,就知道廖天明又在批閱邵紅雲的大作,看來又是全部槍斃,廖天明在重新寫過。

馬勇倒好茶水,放在王清華麵前,對王清華笑笑,轉身出去了。王清華也不急著給廖天明彙報,點了一根煙抽了起來。廖天明也不催促。

一根煙抽的差不多了,王清華才開始將昨天在承過縣的見聞給廖天明說了說,當然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比如梅家灣群眾上訪的事情。王清華覺得還是暫時不要給廖天明說的好。這裏麵的關係很複雜,不說,說明自己不關心,說了,就說明自己已經開始注意這件事情了。弄不好廖天明就會替某些人說話,自己再想處理都不好處理了。倒是著重把李茂才給廖天明介紹了一番。廖天明聽說李茂才是票箱裏蹦出的黨委書記的時候,就含糊道:“作為劉寶山同誌調研的重點鄉鎮,我們絕對不能太大意了。李茂才沒有什麼文化,到時候恐怕是要問題的。”意思是對李茂才這個人並不以為然。

王清華本不想說什麼,可是自己作為分管幹部的副書記,提拔什麼樣的幹部,用什麼的人,又是自己的分內工作,自己剛才已經說了李茂才不錯了,廖天明卻要反駁,如果不說兩句顯得自己沒有主見似得,但也不想把話說的不好收場了,就采取了一個中性的評價手段道:“幹部稱職不稱職,關鍵還是要看有沒有政績,能不能替老百姓謀福祉。李茂才同誌能在短短幾年時間裏把富源鄉的農村經濟搞活搞好,應該不會錯到哪兒去吧。”為了避免廖天明尷尬,說完就笑了笑,給廖天明留了餘地。

廖天明沉默了一會道:“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不過幹部的文化素質還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從中央到省委一直在提倡高素質幹部,所謂的高素質幹部是什麼,雖然有幾個標準,但是硬性的指標說白了就是一個文化素質高。現在的幹部,什麼都可以培養,都可以通過管理來約束,就是文化素質沒辦法培養。因為我們不能整天要求幹部學習文化知識,那樣做也是很不現實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選拔上,直接選拔有高學曆的幹部。隻有這樣,我們今後對幹部的培養才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形成我們的幹部梯隊,才能避免幹部隊伍的新陳不接,才能讓我們的幹部隊伍一步一步高素質化、高學曆化,高水平化。”

說到這裏,廖天明略微停頓了一下接著道:“你看人家美國的總統,很多都是哈弗畢業的高材生,人家發展的就非常好,全球第一嘛,誰都沒辦法比。”

王清華想了想,還是首先肯定了廖天明的說法道:“廖書記說的很有道理。”接著話鋒一轉道:“不過一個國家和一個國家的國情不同,一個地域和一個地域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一個時期和一個時期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幹部隊伍要高素質化,這本身是絕對正確的。不過我們目前的狀況是並不是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幹部隊伍,而是需要一批敢闖敢幹,又具有豐富經驗的幹部隊伍。農村工作非常複雜,如果幹部沒有經驗,光憑自身的文化素質,在農村是不會有發揮空間的。而且很有可能要走彎路、錯路,把本來複雜的農村情況搞的更加複雜。不僅不會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有可能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說到這裏,王清華覺得不能太不給廖天明留麵子了,又轉了一下話鋒道:“當然了,我們總的目標還是應該培養高文化素質的鄉鎮幹部。鄉鎮幹部的文化素質上去了,就具有了全局性和長遠的發展眼光,更加有利於執行我們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王清華說完,廖天明就用食指點著王清華笑了起來道:“我看,怎麼說都是你有理。我也不跟你爭了。不過有一點你必須把握好,就是這次劉寶山同誌下來調研,無論如何不能出任何的紕漏。我們現在是兩手準備,兩條腿走路,一個是企業黨建,一個是農村建設。我希望這兩條腿都能走穩當,走漂亮。”

王清華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站起來道:“請廖書記放心,我保證這兩項工作都不出問題。”說著準備離開。廖天明卻好像餘意未盡,從桌子後麵走出來,拉著王清華手道:“清華不錯,今後工作還要多加努力。”像在表揚王清華,又像是在鼓勵的成分中加了一點批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