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老幹部,王清華就不能怠慢了,又上前握了老人的手,也學著馮立傑的樣子大聲問:“馮老,你身體還好吧。”老爺子也不知道聽清楚了沒有聽清楚,就一直點頭笑著好好好地應對。王清華問了幾句,老爺子也都是那一個好字。
院子裏不知道什麼時候早多了幾個扛著攝像機的記者,把這個曆史性的一幕記錄了下來。
在馮立傑的家中坐了大半個小時,王清華看了一下時間也不早了,還要去富源鄉看看蘋果種植的情況,就起身告辭。馮躍進卻小生對王清華道:“王書記,是不是去幾個貧困戶家裏也走走?”
王清華知道馮躍進是什麼意思,本不想搞這些虛套子,也不便違拗馮躍進的一片好意,何況這也是經常有的事情,體現一下領導對老百姓的關心,也是宣傳黨的愛民路線,就點了點頭道:“好吧,就走幾戶吧。”也不用多說別的。馮躍進既然提出來了,肯定是已經安排好了。
在村長的帶領下,出了馮立傑的家門,往南一拐,走了沒有幾步,就在一個泥牆洞門的門前停了下來。進了門,卻發現院子收拾的非常幹淨,兩個人老人坐在院子裏,也不說話。
馮躍進就跑過去,拉了老人的手道:“老人家,咱們市委王書記來看你們了。”說完,好像覺得力度不夠,又強調了一遍道:“王書記非常關心你們的生活,特地從市裏過來看你們。”
兩個老人就嗬嗬地笑著,拉著馮躍進的手道:“感謝王書記,感謝黨,感謝政府。”就這三個感謝反複說了不知多少遍。王清華就知道,就連台詞也是提前排練好的。這時王文軍一探手,把幾張鈔票塞進了王清華的手中。
訪貧問寒,沒有一點表示是不可以的,王清華雖明知這是走形式,也是無可奈何,過去把錢塞進了老人的手中,想說點什麼,卻覺得有些違心,還是應著頭皮,避開了說錢的事兒道:“老人家,身體還好吧。”後麵的照相機就喀嚓喀嚓地響了一會,攝影師也扛著攝像機圍著王清華和老人轉了幾圈。
兩個老人還是一句一個感謝王書記,感謝黨,感謝政府。馮躍進明明知道這是程序化的東西,王清華不可能不知道,也好像害怕穿幫了一樣,忙對王清華道:“王書記,兩個老人年齡大了,沒見過世麵,見了您難免激動,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接著也從口袋裏掏出二百元塞進了老人的手中,接著王文軍、梅家灣黨委書記也都做了表示。王清華的是三百,馮躍進和王文軍的都是二百,黨委書記的是一百,總共是六百元。
從兩位老人的家中出來,又看了兩戶,都是王文軍提前把錢給王清華準備好了,然後王清華把錢塞到困難戶的手裏,接著馮躍進、王文軍和梅家灣黨委書記送上自己的錢。王清華再說上幾句關心的話,照幾張照片,錄一段像,然後就結束走人。
在梅家灣跑了一早上,又到吃飯時間了。梅家灣黨委書記非要在梅家灣安排,王清華沒有同意,客客氣氣地說已經叨擾一次了,不能再添麻煩了。梅家灣黨委書記哪兒承受的起這樣的話,一個勁地說王書記能在梅家灣吃飯是梅家灣人民的榮幸。王清華心中就想:在你梅家灣吃飯是你的黨委書記的麵子,跟梅家灣人民有個狗屁關係。
上車的時候,王清華把馮躍進叫到了自己的車上,王文軍的臉上就訕訕的。
出了梅家灣鄉,王清華問馮躍進梅家灣的黨委書記叫什麼?剛來的時候,馮躍進記得給王清華介紹過了,也滿臉抱歉道:“剛才忙,忘了給王書記介紹了,梅家灣黨委書記叫尤龍。”說完覺得還應該給王清華介紹詳細一些,也不知道王清華想不想聽下去,就在王清華的臉上掃描了半天。見王清華麵無表情,就拿捏不準了,也隻好繼續道:“這個馮冠,總體上來講還是不錯的,就是有時候不注意工作方法。老百姓對他可能有些成見。”說著停頓了一下,忽然來了一句:“王文軍同誌對他特別器重。”手法上有些電影藝術中的蒙太奇效果。
王清華始終未發一言,希望馮躍進能把梅家灣鄉政府鬧事的事情給自己解釋一下,馮躍進卻隻字不提。王清華就知道這裏麵肯定有問題。而且聽馮躍進的意思,好像問題出在王文軍的身上。不過有一點讓王清華感覺非常納悶,自己應該沒有見過這個王文軍,怎麼會覺得那麼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