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破裘(6)(2 / 2)

關鳳鳴有些太激動了,有時甚至一開口就激動。這種激動,總能讓王清華感覺關鳳鳴多少有些不夠成熟。可是關鳳鳴已經在官場混了幾十年了,對什麼事情心裏都應該有個數,為什麼還這麼喜歡較真呢。難道隻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嗎。也許這就是關鳳鳴的風格吧。

“關主任,我並不反對,檢察院對蘭滄海提起公訴。更不是來興師問罪的。我這次過來,主要想你和韓檢能再認真考慮一下蘭滄海的問題。這個時候,是不是適合對蘭滄海提起公訴。我想你心裏也應該清楚,蘭滄海雖然是市委書記,但是對於整個X市的腐敗問題而言,他隻不過是小巫而已。”

王清華言盡於此,不便再往下說了。再說就什麼都透明化了。現在還不是透明化的時候,還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保留,盡管王清華並不懷疑關鳳鳴和韓淑靜的原則性,但是一旦說的天過於透明了,就可能引出另外一些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話題。

“王市長,你說的情況我也清楚。但是我還是認為應該從小處著手。畢竟蘭滄海是市委書記,把蘭滄海送進監獄,無疑能向X市的人民表明我們反腐敗的決心。大眾是不會管這裏麵的是非曲折的,他們關心的是我們反了多少腐敗,貪官到底有沒有得到懲治。”

“哼——哼——”王清華這次不冷笑都不行了,他不明白關鳳鳴對反腐敗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這可能跟關鳳鳴本身所受的時代教育有關。如果反腐真能達到關鳳鳴說的那樣的效果的話,反腐倒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情。事實上,正好相反,反腐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棘手的問題。反腐帶來的效果,有時候不僅不會是正麵的,反而可能是負麵的。

老百姓已經習慣了認為,無官不貪。隻要你是國家幹部,並且頭上頂上一個什麼長,你就是貪汙犯,根本不管你到底清白不清白。除非他們親眼見了。若不然,就連一個村長,都會被扣上一頂腐敗的帽子。好像腐敗跟官員已經畫上了等號。

過去我們還總是提一個政府信譽缺失的口號,現在已經不是政府信譽缺失了,而是政府信譽危機。要在短時間內扳回來這種局勢,我們極有可能會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但是也不能急功近利,若不然效果會正好相反。越是大張旗鼓地反腐,越是被老百姓認為腐敗。老百姓的邏輯很簡單,連市委書記都是腐敗分子,下麵的人能好到哪兒去。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關係,根本沒有什麼需要分析的。

“王市長,你能到今天這個位置,我想你肯定有很多過人之處。但是我覺得,你對當前的形勢認識,還是不夠透徹。大腐敗分子要反,小腐敗分子更要嚴厲打擊。”關鳳鳴說著話鋒一轉道:“譚明月死了,死的不明不白。據說是非常另類的‘過勞死’,這個可能是黨內的機密,我們在這裏不便過分談論。但是從譚明月的死,我們還不能從中吸取一些教訓嗎。我們不管他某某某,跟某某某是不是一個小團體的,我們都應該馬上動起來,起碼應該讓某些人知道,他們的末日已經不遠了。要麼投案自首,要麼盡快潛逃,反正在X市已經沒有他們的藏身之處了。他們也不要再想危害X市的老百姓了。”

關鳳鳴說著停頓了一下,又點了一根煙,抽了兩口,又把一大截在煙灰缸中寧滅了,接著道:“前幾天,下麵有人反應,鍾樓街的菜市場被人控製了,不允許外地的商販進入,他們卻漫天漲價。我起初還有些不相信。覺得菜市場怎麼可能被人控製呢。誰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呢。這是擾亂市場秩序。可實地調查之後,才發現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嚴重的多。不僅是蔬菜,就連肉類食品,也大多數是本地的產品。拐彎抹角打聽了半天,才知道是市裏的黑道勢力,在進入X市沿線的公路上對進入我市的菜販子、肉販子進行堵截,攔下之後以極低的價格收購,然後再由他們投放到市場上,從中謀取暴利。我相信如果沒有市裏的領導給他們撐腰,他們不敢明目張膽地這樣做。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的政府的管理機製,腐敗問題已經到了讓人不寒而栗的程度。官商勾結走的還是明路,黑白聯手,算什麼呢?算什麼呢?你說!”

關鳳鳴又激動起來了,激動的手都似乎有些開始發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