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12)(3 / 3)

羅榮天的話,無形中已將話題引到了小王莊水庫案和X市的腐敗問題上了。而開頭的人就是李高矚。

“實不相瞞,李市長對我是有恩的,所以我一直回避把所有的問題和李市長聯係在一起,總是從譚副省長、裘副市長,甚至蘭書記身上找突破口。然而就在最近,我發現,按照我以前的思路,所有的問題都遇到了阻塞,根本無法進行下去。”王清華緩了一口氣接著道:“小王莊水庫潰壩事故是一個大案子,死了那麼多無辜的百姓。如果不查個水落石出,我們沒有辦法給全市三百多萬人民交代,更沒有辦法給黨中央交代。然而,正如譚副省長所言,如果把這個案子刨根挖底查到最後,最後的結果恐怕會讓我們的老百姓心寒。”

“清華,”羅榮天換了個坐姿,精神也一下子提了起來,“你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發現?如果有什麼重要發現,你就大膽說出來,萬一不行我們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措施。”

這是王清華第一次說出一直埋藏在內心的想法。即便不是作為一名國家幹部,就是作為一名華夏公民,王清華也不想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更不想看到這樣的猜測有朝一日變成現實。然而如果不說出來,小王莊水庫潰壩案,隻能作為一個冤假錯案結案。

王清華沉默了一會道:“羅委員,這隻是我的一種感覺或者叫推測,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事實依據。我懷疑……小王莊水庫潰壩案,跟李市長有著極大的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羅榮天立馬問道,“你們對水庫潰壩的調查,通過你們市委給中央報的材料中,也能看出一些問題。但是你說跟李市長有聯係,我還真看不出來。”

王清華無奈地笑了笑道:“我之所以要把懷疑的矛頭指向李市長,有這麼幾個疑點。首先,小王莊水庫潰壩是在我奉李市長之命,進入清水鎮之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發生的。我對李市長有過一次很巧合的幫助,但是李市長為什麼要安排我到偏遠的清水鎮呢?難道隻是把我安排到那裏不容易招人非議嗎?而且李市長,是在我尚未畢業的情況下就安排我進入了清水鎮。最讓我懷疑的是,在安排的過程中,李市長明明可以給我建一個檔案,卻沒有給我建檔案,而給建了一個假檔案。這又是為什麼呢?”

王清華說到這裏,羅榮天的臉色也為之一變:“你的意思是說……如果在這半年的事件內稍有不慎,真某種情況下,你很有可能不明不白地被人暗殺?”

王清華點了點頭,接著道:“在李市長安排我去清水鎮任職的時候,並不知道我還會拳腳功夫。如果不是我這兩下功夫,可能早就死於非命了。當然這也隻是猜測而已,沒有事實依據。這是第一個疑點。第二個疑點,就是在小王莊水庫潰壩之後,李市長力排眾議,鼎立舉薦,冒著被罷官免職的風險,在譚明月那裏給我爭取來一個檢察院副檢察長的職位。這個疑點,如果要給一個輕鬆的解答,也很容易,就是李市長想在自己下台之前,安排好我今後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種解釋根本就講不通。當時,李市長到X市任職不到半年的時間,對X市的情況對都不是很了解,就是需要追究領導責任,李市長的責任也不是很大。相比之下,蘭書記的責任要比李市長大的多。而且當時譚明月的態度,也不像是要拿蘭書記和他李市長做文章。李市長為什麼要給我留這麼一條後路呢?那就隻有一種解釋:李市長希望我替能監視檢察院的調查工作。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在公安局,應該還有李市長安排的人。”

羅榮天皺了皺眉頭問道:“照你的意思,李市長不僅在檢察院安插了,還在公安局安插了人,那麼在整個案件的調查過程中,李市長應該一直都非常清楚案件的進展情況?”

“應該是這樣的,”王清華道,“在案件的調查過程中,我時不時會給李市長彙報案件調查的進展情況。到後來譚明月和市委給案子定了性之後。李市長再沒有問過我案子的情況,我也沒有繼續給他彙報。不過這段事件的情況非常複雜。一方麵是譚明月抓住了我假檔案的事情,讓我舉步維艱。我不得不跟譚明月妥協。另一方麵案子的進展也越來越困難,可以說沒有任何頭緒。隻能憑借我們掌握的一些的人來找證據。”

羅榮天聽完,笑了笑道:“你是不是采取了一些非常手段?”

王清華不好意思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時的情況也是讓我萬般無奈,就不得不……秘密拘押了清水鎮辦公室主任尉仁義,衛生院院長茹孝賢和一個跟蹤我的神秘人物。”

羅榮天一臉驚訝指著王清華道:“真想不到,你小子竟然還會有這樣的手段。這三個人現在在哪裏?”

這個問題讓王清華不知該如何回答。匣子村的事情現在還沒有結論,大火中傷生的三個人中,一個是尉仁義,已經確定無疑,另外另個人,按照趙全才的推斷,一個是蘭二剛,一個胡常青。但王清華總覺得其中還有蹊蹺。

“一死,兩逃!”在沒有真相的情況下,王清華隻好先給羅榮天這麼說。說完,王清華又補充道:“不過……我感覺這個結論,跟真相還有一些差距。尉仁義已經死了,但另外兩個是不是逃了,現在還很難說。”

時間已經過了淩晨一點,可能是羅榮天住在招待所的原因,暖氣還一直燒的暖烘烘的,房間裏竟然有些熱。王清華就脫了外套,放在沙發上。

羅榮天畢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精力雖然還不是問題,但要熬夜就有些頂不住了,眼睛澀澀的,走到窗前,拉開窗簾看了一下X市的夜景。按照國家節能降耗的要求,過了十二點街上的路燈也都剩下一個昏黃的亮點了,隻是遠遠跟市府路相鄰的迎賓路上,依然輝煌的霓虹燈閃爍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