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裏四套班子站在市委大樓門口,準備迎接中紀委調查組的時候,王清華的手機響了起來。是老胡的電話。王清華正準備的接電話的時候,竟然發現裘學敏一直在旁邊看自己,隻好離開人群,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接了電話。老胡在電話裏把匣子村的事情大致給王清華說了一下。
這個消息,讓王清華感到非常震驚,頭皮不由緊了一下。
“胡科長,誰把事情告訴你的?”
“是趙全才。趙全才說這兩天土地廟地窖裏吃的東西吃完了,蘭二剛叫他去村裏去取。回來後尉仁義就已經燒死在了打麥場上。他奔向打麥場著了火,地窖了應該沒事。不想地窖裏燒的比打麥場燒的更嚴重。幾乎是燒成了一片焦土。”
“燒成了一片焦土?”王清華一下子警覺了起來,“照這麼說,火應該是從地窖裏燒起來的?”
“根據趙全才反應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從地窖裏燒起來的。”
“但是我上次去的時候,發現地窖裏根本沒有什麼易燃物。這又是怎麼回事?”
王清華的疑問同時也提醒了老胡。這就是問題的疑點所在。如果說火是從地窖裏燒起來的,而且地窖裏根本沒有什麼易燃物品,那麼肯定就是有人故意放火燒了地窖。放火的目的必然是將包括尉仁義在內的三個人一起燒死。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
問題是誰放的這把火,那燒成兩截木炭的屍體又是誰呢?是蘭二剛和胡常青,還是茹孝賢和那位跟蹤王清華的神秘人物?如果燒死的是蘭二剛和胡常青,那麼就可以肯定有除了這四個人之外的第五個人,進了地窖。如果是茹孝賢和那位跟蹤王清華的人,那麼蘭二剛和胡常青又去了哪兒呢?難道是蘭二剛和胡常青放的火?
一連串的疑問,讓這個案子一下子陷入僵局。
“老胡,這樣吧。我正在市委準備迎接中紀委調查組的同誌,也脫不開身。要不這樣,你先和吳豪強聯係一下,你們兩個先到匣子村看看。”接待中紀委調查組畢竟是市裏的一件重要事情,王清華不能中途離開,暫時隻能讓老胡下去了解情況。
“記著,去了之後,千萬不要輕舉妄動。隻可向可靠的老百姓打聽情況,千萬不要跟公安局和派出所的人打聽什麼情況。”
王清華交代完之後,掛了電話。
這時趙金明的先導車已經能聽見趙金明的先導車,吱吱啦啦地開進了市府路。譚明月向身後看了一眼,意思是讓大家到市委門口迎接。中紀委調查組的車,先羅榮天一步到了市委。
程大海從車裏剛下來,就被滿臉笑容的譚明月緊緊地拉住了手。
“程大海同誌,一路辛苦了。我代表河西省委、省政府,X市市委、市政府歡迎中紀委的同誌,到X市視察工作。”
論行政級別程大海隻是一個正廳級幹部,譚明月是副省級幹部,比譚明月還要低一個級別。但在程大海畢竟是中央下來的同誌,譚明月還是顯得非常尊重。
“辛苦大家了。”
由於羅榮天不在,程大海也不能說太多的話,隻是禮節性地給譚明月和市委一班人打了一個招呼。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細節性問題。譚明月在跟程大海打招呼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竟然把中紀委本來的調查工作,說成了視察工作。這雖然隻是一個細節性的詞彙,內涵卻大不一樣。視察工作,就是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隻是過來看看。而調查工作,是存在問題了,過來調查取證的。
程大海沒有過多的廢話,在譚明月和蘭滄海的帶領下,直接上了市委大樓十層的大會議室,像宣讀聖旨一樣,一板一眼地宣讀了中紀委關於對X市存在的腐敗問題以及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的調查文件。
宣讀完文件之後,程大海又照本宣科強調了幾點:
“由於這次調查組組長羅榮天同誌的臨時缺席,我就代表中紀委調查組簡單說幾點。第一點:為什麼我們要對咱們X市進行調查。當然中紀委並不是空穴來風,想查哪兒就查哪兒。這有悖於中央關於以經濟發展為中心這個大綱。我們之所以要來X市進行調查,是因為我們收到了大量的幹部和群眾的舉報信。舉報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咱們X市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另一類是關於小王莊水庫潰壩的調查問題。”
“第二點:我想強調幾點調查過程中的紀律問題。既然是調查,就是沒有確鑿的證據,當然就需要做大量的取證和調查工作。因此,調查組的同誌無論問到誰,查到誰,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夠密切配合,不要慌亂,更不能造謠生事……”
“第三點:……”
程大海說的中規中矩,沒有說任何過頭的話,也沒有指名道姓說任何一個人。
程大海說完之後,譚明月和張儉之交流一下眼神。張儉之這個秘書長不善講話,隻好將接下來的重擔推給了譚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