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18)(1 / 2)

王清華這一番演講式的講話,讓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有種目瞪口呆的感覺。誰也沒有想到一個隻有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能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在市委常委會上竟然毫無懼色,講話的的時候也是衣服落落大方的樣子。

講話的內容,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僅清晰條理,而且用語恰當。更難能可貴的是,王清華似乎懂得一些官場用語的竅門,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該重,哪些話該輕。

就王清華的講話而言,幾乎沒有提及任何一個單位和個人,隻是在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比如說公安局對小王莊水庫調查的問題。王清華隻講了,公安局目前的調查對於結案,還有些欠缺。這就在另一個方麵說,譚明月現在的人事處理是不巧當的。但是整個談話中,王清華又隻字未提對公安局的看法。更沒有說其中的問題和症結所在。因為這些話本身是不能提的,如果提了,勢必造成,趙金明的反感。一場爭執馬上就會隨之而來。

那是王清華現在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對處理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不利的,對自己進一步調查小王莊水庫事件就更加不利了。現在王清華畢竟勢單力薄,就連李高矚對自己好像也是不冷不熱的,更別說別人了。自己即便是不給自己拉攏一些支持者,但也絕對不能再給自己樹敵。

我們要跟腐敗分子做鬥爭,但鬥爭也要講究策略,起碼一點是應該比腐敗分子更加厲害,更加精明,甚至可以說更加狡猾。

王清華的話,即便是譚明月心裏不高興,也說不出王清華什麼,更沒辦法借題發揮。在場的市委常委包括譚明月、蘭滄海、裘學敏等這些老狐狸,都對王清華剛才的一番話感到震驚。

譚明月聽了王清華話後陰陽怪氣地笑了兩聲,一時半會也看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明月說:“我看王清華講的很好,最起碼在幹部任免問題上講的很好嘛。大家說是不是。也許是我有些操之過急了。既然王清華同誌提出來了,我們就再等一等嘛。等小王莊的事故徹底調查清楚後,我們再談論幹部任免的問題。大家覺得如何?”

譚明月說完,把目光移向了蘭滄海。蘭滄海也不知道在想什麼。或許是想他女兒蘭英吧。蘭英已經失蹤一段時間了。蘭滄海心裏很亂,很煩,很矛盾。蘭英是他唯一的女兒。蘭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對他的打擊可以手是致命的。

蘭滄海沒有注意到譚明月的目光,坐在一旁的王光祿看到了,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蘭滄海。蘭滄海急忙抬頭,正好和譚明月的目光對接。但是蘭滄海並沒有領會譚明月的意思,就支支吾吾地說:“哦,譚副省長說的很對,我覺得事情也應該這樣處理。大家的意見呢?”

蘭滄海畢竟是老官場了,即便是沒有聽清領導的講話,也知道該如何處理。

但是譚明月本來的意思,是想讓他發表一些見解的。蘭滄海發表見解和不發表見解是很不一樣的。如果蘭滄海能發表一些錦上添花的見解,對其他人就更具有說服力了。

關鳳鳴道:“我完全同意王清華同誌的觀點。”

剛才譚明月是趨輕避重,隻同意了王清華關於幹部任命的觀點,而對於王清華關於小王莊案子調查的觀點則隻字不提。關鳳鳴則是完全同意王清華的觀點。完全同意就意味著,關鳳鳴也同意,王清華關於小王莊水庫潰壩的調查觀點。

關鳳鳴剛說完,鶴天授也說:“我也同意王清華同誌的觀點。先將小王莊水庫潰壩的問題,徹底調查清楚。”

這樣一來,兩個問題又重新回到了一個問題上,幹部任免的問題已經是可輕可重的問題了。而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仍然是會議的焦點。

關鳳鳴繼續道:“我建議,關於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的事件,由檢察院和公安局共同負責調查。關於王清華同誌的任命問題,我覺得先應該解決他的職位問題。我們總不能讓一個檢察院的副檢察長進常委,而把檢察長晾在那兒吧。這也有些太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