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沒有回答,王清華也沒有繼續再問。
小王莊的一片廢墟上,鏟車、拖拉機、汽車還在轟轟隆隆的工作,隻是現在的工作已經不是搶救人員,而是清理現場。偶爾發現一兩具屍體,就用三輪車拉到市郊的火化場進行火化處理。
這樣的現場留的時間越長,就會造成越多不好的影響,所以清理工作並沒有鬆懈下來。盡管如此各地的記者還是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趕來,進行現場報道,有些新聞媒體甚至在做專題報道。
王清華一行剛進現場就被聞訊而來的現場記者圍了起來。這些記者也是神通廣大,看樣子應該是事先已經知道了王清華等人要來此地調查。
“你好,打擾一下,你應該就是王檢吧。”一位年輕的女記者將話筒伸向王清華。
王清華看了一眼那位記者,又回頭看了一下陳風。兩個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王清華是在責備陳風,認為陳風這些事情陳風事先應該預料到,而陳風根本沒有說。
陳風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嗯,我就是。”王清華說。
“那請問王檢,你認為這次事故是什麼性質的事故呢?”女記者單刀直入直奔主題。
“什麼意思?”王清華故意裝糊塗。現在這種情況也隻能裝糊塗。第一事故還沒有調查清楚,第二現在還不是給外界說的時候,無論任何言論都會影響事故的調查,甚至對整個社會造成影響。
“哦,對不起,我是想問你,你認為這次事故是一次自然災害,還是一次刑事案件,或者是因為某些領導幹部瀆職造成的?”女記者步步緊逼。
王清華心中暗想,這些記者也真是厲害,在官方還沒有公布任何消息的情況下,似乎已經掌握了這次事故的定性取向,而且能拿出非此即彼的選擇,讓一個副檢察長來做選擇。當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肯定不能做任何正麵回答。
自己一不是市委常委,二不是檢察長,任何回答都會稱為一種非官方的正式回答。對於新聞媒體而言,可以把自己的回答直接當成官方的意思,而對於市委來講,自己根本沒有權利下任何結論。如果自己說了,極有可能,讓市委的某些人認為自己是給他們製造輿論壓力,所以現在自己麵對記者是一個兩難選擇。
既然是兩難的選擇,那就不如不做任何選擇。
王清華想完道:“我們現在正在對事故進行調查,所以你的選擇題,我暫時還沒有辦法給你完成。等事故調查有了結論,我一定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王清華說完不等那個女記者再問問題,轉身就走。現在這個地方根本不適宜做任何調查,如果在這個地方調查,稍有不慎就會變成這些記者們調查的對象。
記者們又跟了一截路,見王清華沒有任何停的意思,隻好作罷。
“還是去清水鎮吧。”上車後,王清華給陳風說。
“實在對不起,我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以為事情都發生了這麼長時間了,現場的記者肯定都撤了,想不到……”陳風解釋道。
“好了,別說了。以後辦事注意點,把問題考慮的細一些,盡量少在這些細枝末節上出問題。”王清華警告陳風。
清水鎮政府大院鴉雀無聲,好像根本沒有人一樣。大門口坐一位羅鍋老頭。王清華認識那老頭,是清水村的,是個小兒麻痹後遺症患者,基本沒有什麼生活能力了。
老頭有事沒事老在鎮政府民政辦跑。老頭的目的隻有一個,看看有沒有救濟款或者救濟物質。如果有就要一些,沒有就在鎮政府門口坐坐。一禮拜來三四次,禮拜一來一次,禮拜四來一次,中間再來一次。
老頭把鎮政府的工作規律都摸透了。鎮政府禮拜一四集中,除非有特殊的工作,一般沒有來上班。清水衙門,油水少,隨著機構改革和國家農業政策的出台,鎮一級政府的工作也越來越少了,大家也就懶的上班。王清華在清水鎮的時候,對此就深有感觸。
“是送救濟的嗎?”老頭見來了幾輛車,就擋在前麵爬在車窗上問。
“不是,我們是檢察院的。到這兒來辦點事。”王清華客氣道。
“檢察院的?”老頭好像不太清楚檢察院是幹什麼的,“檢察院是幹什麼的?發救濟嗎?”
王清華哭笑不得,知道一時半會也給老頭說不清楚,就從口袋裏拿出一百塊錢,塞到老頭手裏說:“天兒涼,你回去吧。有了救濟款,我叫他們送到你家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