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調查(3)(1 / 2)

蘭英走了,在清水鎮,王清華再也沒有留戀的了。

早飯也沒有吃,王清華就和大劉一起回市裏了。路上王清華有意識地對大劉到清水鎮給自己開車的目的,敲了幾次邊鼓。大劉隻是嘿嘿的傻笑,也不說什麼。王清華心裏就清楚了。

足見李市長對自己並是特別放心,在用自己的同時,也在防著自己。那大劉呢?大劉誰來防。說不定在清水鎮還有李市長的內線,隻是自己和大劉都蒙在鼓裏罷了。

想把事情弄明白隻要問一下馮龍,最近兩年清水鎮的人事變動,可能就清楚了。不過自己馬上也要回市裏了,再問這些也沒有什麼用了。現在最重要的市檢察院到底是怎麼回事。李市長會不會在自己上任之前,也已經在檢察院安排了人呢?根據李市長的作風,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這也不能完全怪李市長。不管是誰,經曆那麼一場綁架,也會多一個心眼。在有關部門安插自己的親信,不僅能監督這個部門的工作,在關鍵時刻更能救自己於危難之間。上次如果鐵路派出所有李市長的人,那麼李市長肯定就不會在鐵路派出所非法監禁那麼長時間了。

裘學敏他們憑的是什麼,還不是在市裏各個重要部門都有他們的親信嗎。而且像裘學敏,在X市裏的親信大多還占據著重要的崗位。正因為如此,裘學敏的關係網在X市顯得盤根錯節,皆不可摧。

到了市裏,大劉先帶著王清華去見李市長。見了王清華,李市長顯得很興奮,上去握住王清華手道:“小王,真是委屈你了。”

經曆這段時間的磨練,王清華已經成熟了許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輕易的激動了。當李市長問到自己時,也是很禮貌地和李市長握了握手,表現了一下應有的尊重。

王清華現在已經清晰地認識到,想要在黨政機要站穩腳跟,找一個靠山固然重要,但也是下策,不是長遠安身立命的辦法。要讓自己時刻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像裘學敏學習,建立自己的關係網。

不同的是,裘學敏,是在無法繼續升遷的情況下,拉攏一幫人,組成自己的勢力,謀取自己的私立,是被動行動,是中策中的下策。而自己必須反其道而行之,要主動出擊。每升遷一步,都要培養起自己的人脈。不僅要用自己的人脈,給自己製造升遷機會,更要在以後用好這種人脈。

“小王在想什麼呢?”李市長還是顯出了一些長著風範,跟王清華見過的其他領導不大相同。

“沒什麼。我是在想,李市長把我安排到檢察院副檢察長的位置,恐怕自己不能完成您交給我的工作人物。”王清華避開其他,直接進入工作話題。

“你放心,我這次安排你到檢察院工作,有兩個目的:第一,就目前市裏的情況來看,也隻有檢察院、法院這些地方還比較清靜,其他部門恐怕在不同程度上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說實在的,我這次估計也是在劫難逃,恐怕要下來了。這個安排,也算是我下來之前對你報恩吧。”

李市長說的很坦然。王清華都感覺自己剛才的想法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馬上又意識到,下麵還有個第二。這恐怕才是李市長的真正目的。

果然,李市長接著道:“你也知道,現在市裏的情況非常複雜。事故調查組組長譚副省長,一再腔調要保護幹部。還說,如果我們如果連自己的幹部都保護不了,那我們還算什麼黨員幹部人。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所以……譚副省長可能是有些過激的想法,就認為這次小王莊水庫潰壩事件,是一次壞人破壞的事件。而且現在最糟糕的是,你提供的那把鐵鍁,已經成了這次調查的一個突破口,也成了他們認為需要調查的一個口實。”

“這對整個事件的調查是很不利的。這就說明,我們在調查事故之前已經給事故調查定了性。這樣我們的公安檢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就會背上心理包袱,就會放不開,就會有意無意地圍繞壞人破壞來調查。你想,這樣調查出來的結果怎麼可能是真實的。”

“在市委常委會上,盡管我和人大關主任據理力爭,無奈勢單力薄,而且還有個譚副省長在那兒頂著。本來檢察院的檢察長韓舒靜同誌在常委會上,還站在我們這邊。想不到,昨天早上,譚舒靜竟然也改變了主意,同意先從鐵鍁問題查起。現在的某些黨員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難道連一點起碼的黨性都沒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