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滅梁之戰(1 / 2)

袁紹為漢人開拓了三州之地,未來就算被自己給吞並,名聲應該也會遠遠大過曹操。對此,馬應隻能說,時也,命也。

雖然袁紹的實力一直在增強,但他治下的那些世家豪強,卻似乎越來越不看好他。馬應收到情報,不少世家豪強都在偷偷將族中的產業向遼州和濊州轉移,哪怕是新占據的韓州,也有不少大族子弟進入其中置辦莊園。

對此,馬應很是高興,他甚巴不得那些世家豪強全部遷入其中,如此,必然能夠加快那邊漢化的速度。畢竟,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絕大部分都出自世家豪強,他們將產業遷往新占領的那三州,華夏文明自然也會跟著一並過去。

興平十七年(210年)八月,馬應忽然收到消息,袁紹病了……

如果是一般的小病,根本不會引起馬應的關注,然而這一次,他似乎病得很嚴重,甚至都開始臥床了。

論道理說,馬應應該竊喜才對,畢竟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打算下個月就發動統一之戰。可不知為何,他忽然有些感慨。

說實話,袁紹此人確實有許多缺點,但不可否認也是一位人傑,至少在他的治理下,河北百姓不用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再加上拓土三州,為治下百姓帶來了許多戰爭紅利,這一生,已經夠輝煌了。

想到這麼一位對手即將死去,馬應的心情頗為複雜。

不過,他卻不打算停下統一天下的步伐,在收到袁紹病重的情報之後,他當即書信兩封,讓使者帶著去見袁紹和曹操,以勸降他們。

沒有任何意外,兩人都拒絕了。據使者來報,袁紹看完書信後氣得不輕,差點昏厥過去,病情也隨之加重了一些……

這是馬應所料未及,他從未想過要用這封信氣死袁紹。

遭到拒絕後,馬應不再猶豫,終於發動了大戰。不過,經過文臣武將的商議之後,統一之戰卻是變成了滅梁之戰。

按照荀攸的說法,現在袁紹病重,魏國許多文臣武將都卷入了奪嫡之中,無暇他顧,就算攻打曹操,他們多半也不會出兵救援。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挑戰高難度,同時攻打兩國,完全可以降低難度,一個一個消滅。

而且,在滅掉曹操之後,袁紹多半已經病死,以魏國現在的情況,多半會出現四分五裂的局麵。如此,再發兵征討他們,將會輕鬆許多。

馬應采納了這個策略,故而,統一之戰變成了更加穩妥的滅梁之戰。

興平十七年(210年)九月末,已經做好充足準備的涼軍全麵攻入梁國境內。

兩萬龍驤軍和兩萬陷陣軍從關中出發,威逼弘農和洛陽;

四萬虎騎軍和兩萬朱雀軍從荊州南陽郡出發,攻打豫州潁川郡;

三萬長江水師和三萬玄武軍則準備越過淮水,北上攻打豫州汝南郡。

除此之外,東海水師和南海水師也都做好了準備,準備走海路在徐州登陸。